天橋賣蒸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章 柏家發跡(六),春來又來倒春寒,天橋賣蒸饃,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冷天的,曾在石抹了抹額頭上的汗說道:“謝謝掌櫃的教我。”

“你懂了麼?”掌櫃的問柏銳。

“您說的我不大懂,聽師兄講的是,在外要學他做生意的辦法,少說話多做多學,我知道了。在內我聽我姐的,要好好孝敬恩人,您就是我的恩人。”柏銳答道。顯然這半年的變故著實讓小柏銳成熟了很多。

“哈哈哈,你看我說這娃兒不錯吧,腦子開竅,是做我們這行的材料,在石你回去把這二錢銀子給柏銳存到櫃上,給他開張當票。等他出師了拿上當票取走。”掌櫃的將銀子遞給了曾在石。

柏銳走了,甕城內還是老樣子。

看管他們的衙役們說,臘月二十九給他們挪地方,那裡有搭好的棚子,是原來給皇上修園子的民夫們回家過年空下的,比這睡草墊蓋草蓆強很多,大年三十會發飯食過年,讓大家能吃飽。

颳了一天的風,傍晚時分下雪了,有的咒罵老天,一年不下雨旱死了莊稼,現在又來下雪折騰大家。有的跪地禱告,希望明年是個豐年就可以回家了。

可是柏姐這邊著急了,孩子下午開始就沒有吃奶,額頭火燙火燙的,到了晚上就沒睜眼,一直‘咳咳咳’因為小也不會咳痰,憋得直哭,人群裡有會土辦法的過來看了看,說:“這麼小的孩子,就是咱這有藥,也喝不進去啊。”搖搖頭走了。

柏姐只能把自己唯一的棉襖脫下來裹在孩子身上。

旁邊的大嬸一邊替他照顧孩子,一邊說道:“妮子啊,穿上你的衣服,小孩兒病了,大人不能再病了。”

柏姐只是搖頭不肯,抱著孩子一直哭。

“當家的,把包裡的幾十個大子兒拿出來。”大嬸叫到:“鄉親們,有錢的出錢啊,湊錢活人命啊。”

大家還真的東家二十,西家三十的,從包袱裡,縫在衣服裡,攢的讓最後救命的錢都拿了出來,一個個手黑乎乎的,錢卻亮晶晶的,湊了不到一千錢,裝到了一個小包袱裡。

連那個罵罵咧咧一下午的農婦也叫兒子給送來二十文錢。

大嬸說:“這也差不多半兩銀子了,明天天一亮你就進城,俺這還有個髮釵,結婚時當家的給打的,也有三分銀,明天讓俺當家的給你背上錢袋子,多問問人,找個京城的郎中,興許有救。”

柏姐推來讓去已經泣不成聲,抱著孩子跪不下,只能給大家鞠了個躬。

天矇矇亮時,大嬸叫醒大叔,預備出發。

卻見柏姐,抱著孩子一動不動的坐著,像泥塑的一般。

大嬸搶過去一看,孩子已經涼了,誰也不知道柏姐一晚上經歷了什麼,只是穿著單薄的衣衫靜靜的坐著,又亮一點,柏姐抱著孩子跟著打水的隊伍在城外把孩子埋了。

只是逢這世道,大家一路走過,見到的餓殍凍屍也有不少,所以也都沒太多的話。只是把她的棉襖搭在她的肩上。

柏姐腦海裡在回憶,從小家裡雖然不富裕,但幾畝薄田也能養活家裡,長大一點,十五那年,自己已出落的很美麗,鄰村劉地主家來提親,父母答應了,過了門,才知道劉家小子身子骨弱,但洞房後,這小子不論白天晚上就總爬在自己身上,說沒見過這麼漂亮的姑娘,老天賜給他的,不能浪費,也就是這樣,半年多一點,劉家小子一命嗚呼,婆婆罵她是狐狸精,直到生了這遺腹子,還有風言風語說不是他劉家的根。遇見災荒,幾個哥哥嫂嫂去遠方親戚家暫住也沒帶她,婆婆說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又嫌棄生了個女孩兒,月子過了沒多久,就把她連同孩子趕回了孃家……

柏姐由自依著城門洞,兩眼空洞。

甕城當中已是喧鬧起來,時近午時,又快開飯了。

“那個公鴨嗓子的,像他媽太監一樣的,來來,你負責給咱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春來又來倒春寒

天橋賣蒸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