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橋賣蒸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柏家發跡(一百二十九),春來又來倒春寒,天橋賣蒸饃,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村長道:“好好好,快請,快請。”又向著鐵猴子道:“好朋友,怎麼去年夏茶時節的茶商今年都沒來而且往年我們這裡漢人清陰節前早就人滿為患了。”
鐵猴子道:“別提了,好幾隊茶商隊遇到了黑蠻,被劫殺了,所以其他人也不敢來了。”
村長一手的中間三指摸著自己的額頭,向上看著道:“山神啊,這些可惡的強盜。”轉身用這三根手指在柏銳的額頭拍了一下道:“願山神保佑你們,你們真是勇士。”
一路走,柏銳見到村莊裡石磨石碾,磚頭瓦房和漢民的村莊無異,聽到多數的人相互交流時用的也是漢語,而且較土蠻那些人流利的多,只是村裡拴的牛與北方不同,這裡的牛額頭的角寬而平,是南方的水牛。
將隨行人員安頓到供商隊住的騾馬大店,柏銳等進到村長家裡,村長家用的也是瓷碗瓷壺,給柏銳等倒上茶水,一股茶香撲鼻而來,村長道:“我姓徠,請。”
柏銳看到杯中茶湯鮮亮,湯色淺黃,提到嘴前時細看,湯黃澄脯,吹了吹杯中熱氣,輕嘬一口,口感醇厚柔滑,甘醇甜爽,吞嚥下肚,香氣由胃裡反撲到口中來,為了不把香氣放出,忍不住喝了第二口,直至杯中茶見底,柏銳嘆道:“好茶,好茶。”
沈百壯可能是渴了,如牛飲,未作品評,只是輕輕的譏笑了一聲,而沈百翔只是喝了一口,聽著柏銳讚歎完,道:“這是死白鶴,有什麼好喝的。”
柏銳想‘這兩位叔叔真是的,刺人也不分個場合,到了人家茶山,還說這種話出來。’正要和村長賠不是,卻見徠村長饒有興致的看著沈百翔,道:“願聞其詳。”
沈百壯一副愛答不理的表情,沈百翔呢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道:“這君山銀針原名白鶴茶。據傳初唐時,有一位名叫白鶴真人的雲遊道士從海外仙山歸來,隨身帶了八株神仙賜予的茶苗,將它種在君山島上。後來,他修起了巍峨壯觀的白鶴寺,又挖了一口白鶴井。白鶴真人取白鶴井水沖泡仙茶,只見杯中一股白氣裊裊上升,水氣中一隻白鶴沖天而去,此茶由此得名‘白鶴茶’。又因為此茶顏色金黃,形似黃雀的翎毛,所以別名‘黃翎毛’。後來,此茶傳到長安,深得天子寵愛,遂將白鶴茶與白鶴井水定為貢品。
有一年進貢時,船過長江,由於風浪顛簸把隨船帶來的白鶴井水給潑掉了。押船的州官嚇得面如土色,急中生智,只好取江水魚目混珠。運到長安後,皇帝泡茶,只見茶葉上下浮沉卻不見白鶴沖天,心中納悶,隨口說道:‘白鶴居然死了!’豈料金口一開,即為玉言,從此白鶴井的井水就枯竭了,白鶴真人也不知所蹤。但是白鶴茶卻流傳下來,即是今天的君山銀針茶。”
沈百壯介面道:“我哥已經很給你留面子了,要我說,不止茶水的問題吧,這茶葉也不是極品的茶葉,最多算是上好,君山產茶歷史悠久,唐代就已生產、出名,因茶葉滿披茸毛,底色金黃,沖泡後如黃色羽毛一樣根根豎立。相傳文成公主出嫁西藏時就曾選帶了君山茶。
君山銀針屬黃茶類,以色、香、味、形俱佳而著稱。銀針茶在茶樹剛冒出一個芽頭時採摘,經十幾道工序製成。其成品茶芽頭茁壯,長短大小均勻,內呈橙黃色,外裹一層白毫,故得雅號‘金鑲玉’又因茶芽外形很像一根根銀針,故名君山銀針。
沖泡後,開始茶葉全部衝向上面,繼而徐徐下沉,三起三落,渾然一體,確為茶中奇觀,入口則清香沁人,齒頰留芳。”然後開啟茶壺,道:“老頭,你自己看看,這是什麼,你這騙騙不懂裝懂的所謂的行家還行,騙我們哥倆,哼哼,我們可是正經的茶博士,快說真正的黃翎毛在哪裡拿出來給爺們兒嚐嚐。”
徠村長不怒反喜,起身一揖到地,道:“可算是見到行家了,這裡是君山,產極品黃翎毛的小君山並不在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