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橋賣蒸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風雲風雨(二十五),春來又來倒春寒,天橋賣蒸饃,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離席的胤禛並未休息而是在這裡的別館繼續看著要遞給京中各部的文書,修修改改一個時辰過去了,這時李衛來報,說宴席散了,又在胤禛耳邊耳語幾句,胤禛沒有要其他隨從,跟著李衛走了二百步來到百歲廟,這廟不大,但卻是這保定八景之一的漣漪夏豔所在--古蓮花池的一部分,這古蓮花池建成已久,元代之後,保定遭遇地震,古蓮花池被毀,到明代嘉靖年間,時任保定知府的張烈在一名近百歲高僧的建議下加以修復,古蓮花池才恢復昔日模樣。池中‘蓄鱗藝蓮,環池植柳如檻’,並修建了亭臺和圍牆,成為達官貴人飲宴享樂的場所,這百歲廟就是在古蓮花池重新修建之時為挽留高僧修的一處落腳的所在,幾年之後高僧值百歲之際示期坐化,使得該寺聲名大噪,香火鼎盛,雖因明代嘉靖皇帝信奉道教並未大規模擴建,但百年來香火不少於其它大廟。
走到廟門口時,李衛道:“主子,那活神仙就在廟內。”
胤禛笑道:“道家的活神仙跑到我佛如來的地界,不知會不會衝突起來。”
李衛道:“三清祖師和阿彌陀佛都是玉帝治下的神祗,有通天的法力也要遵守天庭的規則。”
兩人交談剛完,一房間門開啟,出來的正是張德明,這道士口宣道號,過來對著四貝勒胤禛就是一揖,道:“貴人親來,恕貧道未遠迎之罪。”
胤禛看向李衛,見李衛微微搖頭,知李衛並未透露自己身份,道:“真人如何知我是貴人?”
張德明微笑道:“顯達尊貴,濟世救民不是貴人是何人。”說著把胤禛讓進屋內。
進去後胤禛坐下,見張德明站站在一旁,道:“諸多位置,真人為何不尋一處坐了。”
張德明道:“不敢。”
胤禛道:“我又未提刀拿棒為何不敢?”
張德明道:“世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胤禛奇道:“你知我是誰?”
張德明道:“虎來帶風,龍來帶雨,貴人是帶著雨來的,這並不難猜。”說著就開啟窗戶,這窗戶正對荷花池,說來也怪,好好的天氣,胤禛一路來連一點風都沒有,而張德明一開啟窗戶,雨水就打在池塘裡,濺起了無數朵潔白的水花,彷彿一朵朵小蓮花綻放開來。
胤禛起身道:“真人法力高強,快請坐。”見張德明坐下,道:“我今日來此是來感謝真人這些日子四處施法教化人心,幫助朝廷拯救災民的。”
張德明道:“一些障眼法不過爾爾,四皇子爺不必過多誇獎,小道小術所能幫的只是微末,真正能讓災民脫困的還得是您啊。”
胤禛道:“交淺言深,真人嘛,真人面前就不說假話了,我這幾日也是深感能力有限,浩浩蕩蕩幾萬饑民嗷嗷待哺,無法安置,每日所費鉅萬,府庫呢,空無一物,真難啊。”
張德明道:“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久聞四爺雷霆手段,凡事都能輕鬆應對,是各皇子中佼佼者,今日一見又寬和平易,待人以誠,果然所傳非虛,與四爺結識,真令人爽然。”
胤禛搖手笑道:“真人弄錯了,總人皆稱我是冷麵王,平日鮮有人與我交往,若真人要結識皇子,我兄弟中首推素有八賢王之稱的八弟啊。”
張德明道:“熙熙攘攘皆為利往,利之所交得之依然是利,若為利下山,我又怎會在此恭候四爺,一些黃白之物在我這裡又怎麼會稀缺。”
胤禛拱了拱手道:“願聞其詳。”
張德明道:“天下不治久矣,秦漢之下歷代王朝國運過三百年者少,皆為土地及財富兼併嚴重,每個新王朝的建立,雖然推倒了原來的貴權階級,但依然會誕生一批新的地主階級。隨著人口的繁衍,一旦災荒年發,大批農民因喪失土地而淪為地主的佃戶,容易造成“貧者避賦稅而逃逸,富者務兼併而自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