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橋賣蒸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風雲風雨(四),春來又來倒春寒,天橋賣蒸饃,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量重新捐納的事宜,就騎著馬急匆匆的趕去。
聚會處並不是杜老先生的宅邸,也不是商會,而是城內最大的風月之地——綻青雅苑,這綻青雅苑並非獨棟式建築,而是三棟三層樓圍成的一進,還有二進三進的別院,內有大廳三處,大閣十五間,小居三十間,臥房幾十處,裝修極是考究,連一眾傢俱都是上等木料所制,花費極為不菲,當然這整個直隸首屈一指的花樓並非哪一個老闆單獨的產業,而是幾位老闆共同出資營建,其中就有以如水為代表的利益集團六成半股份,只是如水經營自己的胭脂戲樓,從來不踏足這裡罷了。
這裡的章臺人常常流動,直隸各地精選過來的花魁入苑短則三月,長則兩年就會被替換,而執事的老鴇也是精選出來的行內人,個個能說會道而又風韻猶存。
一進門就是丈高大屏風,上面繪的是唐朝詩人韓翃與妓女柳姬相稔的故事,講的是唐天寶年間,韓翃為書生時同一位姓李的王孫交好。他去李家作客,歌宴之間李王孫的歌姬柳氏互生情愫。兩人眉目傳情被李王孫看出,於是,贈柳氏於韓翃,還拿出錢成全二人婚事。
韓翃後來新科及第,回鄉省親,留柳氏在長安。不料遭遇安史之亂,長安淪陷,柳氏遊離顛簸,苦不堪言。等到收復長安,韓翃譴人到處尋訪柳氏,找到後託人給她送去一首詩《章臺柳》‘章臺柳,章臺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
收到詩後,柳氏感念郎君深情,便複寫了一首《楊柳枝》託人帶去‘楊柳枝,芳菲節。所恨年年增離別,一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她開始等待和韓翃的團聚,但不久卻遭番將沙吒利劫持,淪為小妾。
一個偶然的機會,兩人在長安不經意間相遇,奈何木已成舟,只得哭訴後拜別。
/128//.html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