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大可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章 藥渣,南宋第一密探,可大可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今天必須找到礬土。

法醫學調查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發現證據:血液、粘液和汗液、爆炸的殘留物、毒藥、頭髮和纖維、油漆碎片、玻璃、紙張墨水、沙土、藥渣等都可能成為證據。

早上出門的時候,謝玉軒抓了一把被靈兒倒掉的藥渣。

他想知道這藥渣的成分,知道,是藥三分毒,他又學過毒物學,對半年都沒見效的中藥,實在不怎麼放心。

有些藥渣一看一聞一嘗,就能知道是哪味中藥。但有些,需要用特定技術,比如說法醫常用的色譜法。

色譜法最重要的是一種,是能快速將混合物中的化學物質分離出來。這個辦法是700多年後的1906年,俄羅斯植物學有米基哈爾·茨維特發明,並命名的。

茨維特發明的方法很簡單:把酒精中溶解了不同植物色素的液體,倒在裝著氧化鋁的玻璃管中。在不斷加入酒精後,液體會在玻璃管中不斷下沉,並導致不同的色素逐漸分離。最後,色素會在酒**體中完全分離。

當然,現代色譜法有專門的儀器,直接用光線監視裝置來監視分解的色素,以此來測量玻璃瓶底溶劑對紫外線的吸收,儀器會自動將變化記錄在緩慢移動的紙張上。

謝玉軒在八百年前的古代,距離色譜法發明還有七百多年,他只能用最原始的辦法,來辨別那些不認識的藥渣。

在府治時,謝玉軒就將藥渣進行了分類。煎過的藥材很乾淨,紋理清晰,會變得又脆又硬又輕,顏色也會淺一些。

有不少藥材,謝玉軒自己就能判斷出來,比如甘草、丁香、馬錢子、麝香、龍涎香等,但有些,他需要專業人士和特定的方法。

自己認出為的藥材,謝玉軒會再去藥店買個一錢兩錢的,兩者進行對比。沒認出來的,他會向藥店求助,或者找郎中詢問。

為了保證準確性,同一味藥材他會問兩次以上,並且也要買回來比較。

“我想買一錢這種藥。”

“哦,這是高良薑。”

“大夫,請問這是什麼?”

“這個……是知母。”

“這是黃柏!”

……

這個時代的人,還是很純樸的,謝玉軒還沒找到礬土,藥渣的成分就搞清了。

問了三家藥店、兩名郎中,買了十幾味藥材,經過謝玉軒的仔細對比,確定無誤,他拿到藥方了。

可惜,謝玉軒學的是法醫,而不是中醫。他對中醫,只是略有涉獵,認識一些藥材,也知道一些古方,可對每味藥材的藥性,真不太瞭解。

他決定,明天找個相熟的郎中問問。

不管什麼年代,找熟人辦事總是容易些。

ps:新書上傳,亟需各種支援,可大可小在此拜謝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我有一個慫炮坑爹系統

不綁兜子的豬豬

宦寵天下

素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