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0章 漢土雖大,但無一寸多餘,三國第一紈絝,刀光,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公孫瓚的中軍大帳。

陸遠徑自在茶案前落坐,等待公孫瓚。

他環顧四周,見帳內整潔清爽,沒有任何奢侈雜物,完全一派行伍作風。

但物品擺設規規矩矩,古禮濃重,依舊透露著公孫瓚的貴族風範。

“小將軍,伯圭失禮了!”

公孫瓚匆匆而來,搖頭失笑:“伯圭不知小將軍深夜前來,還在營前查探崗哨,失儀之處,還望小將軍海涵!”

他說話間解開大氅,認真理了理衣襟,在茶案前半跪半坐,舉止很是優雅。

要不是他風塵僕僕,在深夜依舊親自查崗,一定會以為這就是個文人雅客。

這正如他為人,一個鐵血殺伐,行走疆場的戍邊老卒,卻依舊難掩一身貴族姿態。

“伯圭兄言重了,是陸某冒昧造訪!”

陸遠自斟自飲,樂呵呵道:“之前大戰連連,一直沒有機會應邀前來。現在決戰在即,陸某隻好不分時間,來見見伯圭兄!”

他確實是因為跟董卓決戰在即,不容任何意外發生。

之前公孫瓚說幽州有變,他不得不關心一下。

但連夜前來,卻是因為不願和孔融談經論道。

“小將軍,嚐嚐這北地苦茶,別有一番滋味!”

公孫瓚單手托起濃茶,尷尬笑道:“北地苦寒,習慣以濃茶奶酒待客,伯圭不知小將軍此時造訪,來不及準備他物,只好以家鄉之物待客,小將軍勿怪!”

他語出豪邁,卻依舊難掩惆悵。

“濃茶醒腦,已經極好了!”

陸遠輕吹茶沫,隨意笑道:“陸某連喝幾杯,頭腦清醒,正好可以聽聽伯圭兄的難處,為伯圭兄排憂解難!”

他兩世為人,皆投身行伍,對同樣出身行伍的公孫瓚,無需客套寒暄。

這也是他和孔融即便交情再好,也不願秉燭夜談的原因。

“之前,確實有難處!”

公孫瓚隨意笑道:“伯圭本意,是跟小將軍打聲招呼,就引馬北上,不再理會諸侯之事。但現在小將軍逼諸侯與董卓決戰,伯圭也不差這兩日時間!”

他長嘆一聲,將濃茶像喝水一般,一飲而盡。

陸遠微微皺眉:“伯圭兄,幽州到底出了什麼大事?”

“一些瑣碎小事,說起來讓小將軍笑話!”

公孫瓚搖頭苦笑:“刺史大人寬厚,施行德政,將在下驅逐的匈奴人接回了幽州,要一視同仁,並予以厚禮相贈!只是他忘了,這些胡人與我輩戍邊將士,皆有著血海深仇!”

他話音隨意,卻不自覺連連幾次,摸向自己的腰間寶劍。

陸遠一怔:“是幽州刺史劉虞,那個皇親國戚?”

按文人記載的歷史,當下文人的品評,那都是位亂世君子,施行德政的。

只是文人不會戍邊,不知道戍邊軍人,為了邊境安寧,到底留了多少血!

一寸山河一寸血,並非只是玩笑!

“對,皇親國戚,富有四海!”

公孫瓚語氣頹敗:“天下都是他們的,他們自然一視同仁,將胡人視為治下百姓。只是在下不懂,我幽州百姓尚且食不果腹,為何還要養這些胡人?而天下名士卻對此讚譽有加!”

他說話間已經手按劍柄,顯然怒不可遏,極力剋制。

“文人名士,俱是清談高論之輩,他們不懂飢餓,理他們作甚!”

陸遠鄭重其事:“如同豫州孔伷,即便再是能說,這次大戰過後,他如果依舊不敢對世家下手,不給百姓活路,那他絕對活不了兩年!只是這個皇族姿態,有些難辦!”

此次大戰,已經暴露了孔伷既無領兵之能,又無司牧一方之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妃同兒戲:愛妃未成年

歆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