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卷、孤寂無助的吶喊第49章 大牛復仇記,鐵路式婚姻,呂默,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鐵民在醫院住了不到一週,便張羅出院了。
他傷得不算重,頭上磕出一個口子,縫了四針。打了幾天點滴,瘀腫也基本消除了,如果不是董振生阻攔,他住院第三天,就要求出院了。
鐵路系統有規定,職工出現工傷事故,所在單位要被分局扣分。鐵民不想給單位找麻煩,沒有提出這個要求。
董振生主動給鐵民報了比照工傷。
就是在正常工作期間,非在崗操作所引發的人身傷害,比照工傷處理。
這樣,鐵民住院期間,能享受到在崗工資待遇,包括他的各項醫療費用,都由單位承擔,而且,每天還享受工傷補助。
鐵民受傷後,被醫生確診為輕度腦震盪,穩妥起見,董振生堅持這麼做了。
按大牛的意思,鐵民至少要在醫院住上一個月。
他難得的清閒自在,每天在家睡足了懶覺,帶上中午飯去醫院,好酒好菜吃喝完,閒聊一會兒就回家了。
鐵民不知道大牛帶來的飯菜,都是周嬸兒做的,以為大牛話付前言,認賭服輸,每天自己花錢買菜,招待他和劉冬梅。
他不想搭大牛太多的人情,便急著出院上班了。
就這一週時間,確切地說,鐵民住院當天晚上,劉冬梅的表現,徹底打消了鐵民對她的憎恨。
劉冬梅真的不容易。
這是鐵民發自內心的感嘆。在他的思想意識中,他就是一個普通家庭出身的人,父親就是個火車頭司機,地地道道的大老粗。
能得到劉冬梅如此的熱情,除了自己擁有一個城鎮戶口以外,他沒有任何優勢,值得在劉冬梅面前炫耀。
王麗的死,對鐵民的傷害是非常嚴重的。
劉冬梅借酒蓋臉,對鐵民的一番表白,不管是真是假,及時打消了他對劉冬梅的憎恨,卻沒能喚起他的理性思考。
於是,他把這個銘心刻骨的痛,轉嫁到父親周志強頭上。
如果爹不極力阻止他和王麗在一起,他倆現在可能正在張羅結婚。沒有爹帶有強迫性的捏合,劉冬梅不會闖進周家,王麗也不會尋了短見。
這就是當父母的悲哀。
他們撫育兒女,含辛茹苦。每一件事,花每一分錢,買每一粒米,都要為兒女做盤算,為兒女能過得更好。
粗心的家長,甚至不惜採取強迫手段,將自己認為最好的東西,硬塞給兒女,結果適得其反。
愛而不會愛,不如不愛。
思想觀念的束縛,導致兩代人產生思想意思鴻溝,出現南轅北轍現象在所難免。
鐵民在王麗身上嚐到了愛,在父親面前學會了記恨。
他嘴笨,不想,也覺得沒必要,將抱怨掛在嘴上。他那刻進骨子裡的憤懣,滲透進日常生活中,是那麼的回味綿長。
周志強在鐵民受傷後的第二天,來醫院探望鐵民,而且做好了在醫院,陪鐵民待上一天的準備,他很心疼大兒子。
鐵民沒跟爹說一句話,還低聲吩咐劉冬梅說:“讓他趕緊走。”
劉冬梅對鐵民的話百依百順。
“爹,您今晚上夜班,回家睡覺去吧。”劉冬梅拽上週志強便走。
出了病房,劉冬梅向周志強做出解釋說:“王麗死了,鐵民心情不好。”
“哎呀。”周志強險些撞到牆上。
周志強騎腳踏車回到家,一頭扎到炕上,不吃不喝,發起了高燒。
鐵民在醫院住了一週,周志強在家休了一週的病假。
他燒的滿嘴大炮,每天去衛生所打針吃藥,原本就消瘦的身體,整整掉了五斤份量。
周嬸兒以為,他是被鐵民意外受傷嚇病的。
周志強有苦說不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