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月光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4章 留蘇學生,大國藍途,銀月光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康承業的朋友不多,但凡成為朋友,那一定是老朋友。
宋敏書帶隊前來支援了,這一次他帶過來的全是留學生。
“我們是留學蘇聯的……”
為首的一位留學生穿著一件不合時宜的中山裝,有些舊,上面的褶皺都沒熨好。對他們的到來,張思源他們顯得很熱情,可對方卻有點兒畏畏縮縮的感覺,連說話都是有氣無力。
好在大家年齡相仿,沒幾句話就熟識了起來。
裴宏朗是這批歸國學生裡唯一拿到博士學位的,吃飯的時候他一口一嘆氣。搞得宋敏書不得不批評他兩句,但是這個人的臉色始終是黑的。
張思源雖以熱情相待,但感到對方總是冷冷的。
康承業不喝酒,宋敏書也是淺嘗輒止,兩位久未見面的老朋友不想打擾年輪們的相互熟絡,“嘻嘻哈哈”地情不得抱在一起並肩離席,話他們久未聊過的家常去了。
席間的氣氛開始熱鬧一些。
留學生和留學生的聚會。
一邊是熱情洋溢的留美學生,一邊是死氣沉沉的留蘇學生,兩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我回來最早,我提一杯。”
江道源站起來舉起杯。
裴宏朗沒什麼興趣,但不妨礙其他幾人的興趣,他們也站起來回應。沒想到江道源還很接地氣地說:“哎,別站別站,站起來喝不算,哈哈哈……”
都是年輕人,酒杯一碰,很多事就好解決了。
江道源調侃著說:“我們已經不年輕了,但是按照國家規定,咱們還是青年科學家嘛,讓咱們保持一顆年輕的心,不斷地為出成果。”
一個不合時宜的聲音突然響起。
“出成果有什麼用。”
全場鴉雀無聲。
裴宏朗黑著臉抬起頭。
“咱們的技術和人家差十萬八千里呢,等咱們趕上去了,人家又進步了,何況蘇聯解體了,美國人該對付咱們了。”
在場人面面相覷。
在研究所,很少有人爭論這類問題,一來,是大家都埋頭做學問、搞研究沒有時間;二來,這不是一個適合討論的話題。研究所裡有一種康承業精神在瀰漫,與其空談不如做些實際工作,這是整個所裡普遍的態度。
可偏偏怎麼來了這麼一位?
剛才聽宋老說這位裴宏朗是這批學生裡最好的,但他的態度……
江道源啞然,不是他不會說,而是覺得這種話不應該由他來說,打上了“留美”的標籤,不管你的話如何出於公心,都會被人以有色眼鏡待之。
張思源瞭解江道源的意思。
“二源”在所裡共事的時間不短了,頗有些心有靈犀的意思。江道源坐下低頭玩弄著手裡的酒杯,張思源卻緩緩地靠在椅背上抬起頭說:“鍾同學,我暫且這麼叫你,我不知道你在蘇聯……哦,現在應該叫前蘇聯,到底遭遇了什麼,但是一座大廈的崩潰不應該影響另一座大廈的升起,我們的國家是落後,可我們確確實實在前進,我們差的是基礎,在高階領域落後得並不遠,我的老師說過,現在不追趕,只怕將來沒有追趕的勇氣,我覺得你現在就喪失了這種勇氣。”
張思源任領導日久,已經有了城府,他擺出這種架勢說這樣的話時,同來的四個留蘇學生都下意識地與裴宏朗保持了距離。
裴宏朗就像茅坑裡的石頭,他依然又臭又硬地說:“大話我在那邊聽夠了,結果怎麼樣?強撐著還不是解體了?”
“那正好給了我們警示,為了避免他們的命運,咱們更得自強,我們一路打拼過來可不是為了聽喪氣話的。”江道源背後一位留學海歸說。
裴宏朗卻冷笑著:“大話誰不會說。”
張思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