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月光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章 工業機器人一定要搞成,大國藍途,銀月光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也要搞,你不用擔心有意見,做群眾工作那是我這個做書記的本職。”
老萬書記一番話讓康承業爭也不是不爭也不是。
機器人的專案暫時擱淺,備課材料也不是什麼特別難的事兒,本來應該忙得腳打後腦勺的康所長居然發現下班前手頭已經沒有急需要處理的工作了。
買了菜回家,剛開啟門就聞見撲鼻的香味。
“您是……”
一位五十多歲的老婦人正從自家的廚房端出一盤木須肉,香氣正是從這盤菜裡傳出來的。
“這是萬書記家的老伴。”
“哎呀,大嫂啊!您看這……”
康承業一手拎著菜一手提著公文包,一時間兩隻手不知道該往哪裡放。
“做個飯不算啥,我還從家裡帶了幾張煎餅,也不知道你吃不吃得慣。”萬書記老伴一臉笑容。
“真香啊!”
兒子康建華饞得直流口水。
如今的年景不像過去了,吃個雞蛋都是奢華的享受,即便如此康承業家也很少吃,一則是石蘭不方便做菜,二來他們也勤儉慣了。
“我還聯絡了咱們街道的裁衣師傅,咱們家老萬說呀,你要出國可不能墮了咱們中國人的面子,出門在外人靠衣裝嘛。”
康承業不好意思地看了看自己穿了多年的灰色中山裝,著實舊的不像樣子,袖口早已磨得發白了。
“一會兒你去我家找我,我帶你去量尺。”
“這怎麼好意思呢?”
“我一婦道人家不懂什麼,但是我知道你們做的都是大事,再說了幫扶有困難的同志這事兒我們已經做得慣了,不用往心裡去。”
萬書記老伴說著解開圍裙就要走。
“一起吃點兒吧。”
“不了,家裡還有菜沒吃了呢……”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萬書記老伴的腿腳不是一般的麻利,讓康承業連送出門的機會都沒給。
“這個萬書記是個做事兒的人,你可不能辜負人家。”
小飯桌上,石蘭囑咐道。
康承業感嘆著:“我這肩頭的壓力反而更重了,工業機器人一定要搞成!”
第二天一大早,一份封在厚厚牛皮紙袋裡的內刊擺在了康承業的案頭,這是鄒文林許諾過的資料支援其中一部分。開啟一看,裡面除了有幾份中科院內部通報外,還有幾本最新的外國科學雜誌。
康承業粗略瀏覽了一遍通報內容後首先開啟一本美國的《科學》雜誌,英文名:Sciencemagazine。因為是從國外直接發來的,內容全是英文的,好在康承業的英文基礎還很紮實,其實他最初是學俄文的,為的是去蘇聯留學。後來迷上了機器人相關,於是自學英文,好在石蘭的英文基礎很好,夫妻倆互補,讓他很快掌握了文字與實用對話,十幾年來不斷學習,大多數專有名詞也都能翻譯。
《科學》雜誌屬於綜合性科學期刊,雖然也適合普通讀者閱讀,但是它的科學新聞報道、綜述、分析、書評等部分,都是權威的科普資料,是科研人員參考的重要資料。誰讓美國站在科學研究的金字塔尖呢?
根據閱讀習慣,康承業先翻看目標,當他看到第三條小標題時,一下子呆住了——1979年,日本不二越株式會社(Nachi)研製出第一臺電機驅動機器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