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月光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章 花錢無底洞,大國藍途,銀月光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捲菸,卻抬眼一望,發現在坐的都不吸菸,於是又把捏出來的菸葉放了回去,慢條斯理地把菸袋重新放回到口袋裡後說道。
“我在拖拉機廠的時候咱們造新式拖拉機,自己不會造怎麼辦呢?就到處找那個蘇聯造的原車,把車運到廠子裡,然後工人師傅把那個原車拆開,一點一點的繪成圖紙,再用自己的辦法給設計出來,我是不懂你們說的那個計算機呀,但我想道理應該是一樣的吧。”
這算是定調子了?
左紅升覺得這個老書記應該就是上級派來故意壓制他的,處處和自己唱反調,可偏偏人家話是很簡單,但道理沒問題,而且人家從工人階級的角度說話,自己這個知識分子哪敢挑毛病?
“不過……”
話音一轉,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向老書記,莫不是他要左右各打五十大板?
“你們得回答我一個問題,這個機器都代替人了,那咱們工人去幹什麼?”
老書記的疑問一出,康承業笑了,他探了探身說道:“機器代替人的是簡單的重複性的勞動,比如造汽車,焊工總要在同一個位置每天重複同樣的動作,這樣的工作就可以交給機器人幹了,工人呢當然要升級,他們要學會管機器人,還要學會修機器人,這就像有了汽車之後原來趕車的師傅都成了司機一樣,不僅更快了,而且不用喂牲口了。”
這個解釋讓老書記豁然開朗,感嘆著說道:“這下我就明白了,到底是高階知識分子呀,想得和我們就是不一樣。”
老萬書記沒多說,就是點了點頭。
眼看著第一個議題的調子就要定下了,左紅升又跳了出來。
“萬書記,你知道一臺計算機多少錢嗎?”
萬書記抬了抬眼瞅著他。
“人民幣一萬元一臺呀!”左紅升站著伸出一根手指信誓旦旦地說。
萬書記左右看了看,從康承業和常新遠等人的目光能看出,左紅升說的是真的。
怎麼說呢?1979年的米價每公斤在8、9分錢左右,肉價不到5、6毛,國內生活水平最高的城市上海的平均工資40元上下,而瀋州這樣的重工業城市普通工人才不到三十塊,三線城市的小廠職工收入則更少。
一萬元那就是天價!
萬書記也不禁被這個數字給震驚到了,這相當於普通工人三十年全部工資的總和呀!
不過萬書記畢竟是管理過大廠的,很快恢復了平靜,他依舊慢條斯理地問:“那是不是花了這一萬元機器人就搞出來了?”
康承業和常新遠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同時搖了搖頭。
“意思就是到頭來最終花多少錢還是個無底洞?”
面對老書記的疑問,兩人終究是一同點了頭。
左紅升露出一副理當如此的表情,眉頭也完全舒展開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