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月光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4章 你們來錯地方了,大國藍途,銀月光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天康承業又食言了,單位裡有事,他什麼都沒交代就匆匆忙忙地出門了。
石蘭苦笑著對康一雯說:“我都習慣了,家裡沒他反而清靜。”
來了幾天了,康一雯似乎第一次對哥哥家分的新房子感興趣。
“面積還真不小呢。”
“按照他的級別呀,還能分到更好的房子,可是他偏說,這樣就知足了,比以前強太多了。”
石蘭嘴上雖是這麼說,臉上卻沒有一點兒嗔怪的意思。
“嫂子,昨天晚上你們講了我哥那麼多有趣的故事,有沒有想過他今天會這樣呀?”
“你指的是不著家嗎?”
康一雯點點頭。
“想過,怎麼沒想過,我們當初在一起的時候就做好了兩地分居的準備,他在北京那幾年我們幾乎每週都有書信來往,後來下放,我堅持隨他一起去,那些信沒地方放,也就都燒了。”
“不可惜嗎?”
“可惜呀,可是有回憶就足夠了不是嗎?”
康一雯會心地笑了。
深潛器海試的結果並不盡如人意,雖然潛水深度達到了200米,但是在洋流的作用下,使用電池推進的深潛器只能每小時兩至三節的航速龜速前進,遇有急流還會失去方向,保持不了平衡的水平度。
提升電池功率就要加大殼體,經過推算,長度達到了驚人的十二米,這已經不是水下機器人了,都快趕上袖珍潛艇了。改進殼體設計倒是一個方案,可是目前的殼體也是研究人員日日夜夜忙碌的結果,如果有更好的方案應該早就拿出來了才是。
康承業揉著微微發酸的額頭,思前想後也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我們對大海還是不夠熟悉呀。”
無可奈何。
康承業自嘲地笑了:“還得向專業人士取經!”
瀋州到底還是沒逛成,臨行前康一雯給了哥哥一個好建議。
“我有一個學生,家裡是海軍高幹,半年前他休學了,給學校來的信裡只說在北方學習潛艇製造,單位是保密的,具體情況我也不清楚,回去後我寫封信,看看需要走哪些組織程式,或許能給你們一些幫助。”
這倒是條路,可以試試。
本來沒抱太大希望,但是很快中科院下來通知,要康承業先進京,通知的內容諱莫如深,只說和國防部相關研究部門進行溝通。還沒做好出發準備,幾個神秘人就開著專車來接康承業。
康承業哪受過這個待遇,本來想推辭,但是看對方的態度明顯是在執行任務,這下他隱約感覺到這裡面的事不簡單。
進京的行程只帶了張思源一人,幾年的鍛鍊下來,張思源變得又黑又瘦,整個人像換了個模子,但是他的專業技能更精深了,已經成為康承業必不可少的助手。
北京也去過幾次,但是從來沒有乘坐專列的待遇,列車窗的簾子罩得嚴嚴實實的,車廂門口還有人24小時把守。那些人雖然身穿便衣,但從舉止動作和挺直的身板就能看出是軍人,除了必要的溝通,他們幾乎不說話。
火車上的11個小時簡直是在受罪,他們被關在包廂裡,連吃飯也是外面送進來的,唯一令康承業滿意的是獨立包廂裡有音響,他很久沒有像今天這樣安靜地欣賞交響樂了,一個個樂章響起,舒緩與溫柔,激盪與澎湃交織在一起,彷彿千軍萬馬扣人心絃。
“老師,我從沒見你聽過這些。”張思源說。
回味著上一首曲子,康承業意猶未盡地說:“我喜歡交響樂,年齡大了之後對它有了更深一層次的認識,你不覺得交響樂和我們的科研工作有點兒像嗎?”
“哪裡像?”
“交響樂不是一個人奏響的,上百架樂器放在一起,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