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月光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章 充實人才,大國藍途,銀月光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海的濤聲似乎都要被這吶喊聲淹沒,這句話撞在每個人的心裡。
這種感受不是資料裡能看到、能聽到、能心靈共撞到!
中國海!祖宗海!
這樣的名詞在科考人員心裡迴盪,撞擊著靈魂,人們的心底發出共鳴,這是來自靈魂深處的共鳴,和這片土地!和這片海!
還從沒有人繪製過這片海的全貌,海民也僅憑經驗能說出大概,但沒有人否定這裡是與中國那片廣袤的大陸血脈相連的領海,上千年的守護才留給後代的財富,絕不能在我們手裡丟掉!
康承業此時恨不得自己成為一名戰士,去手握鋼槍保衛這片海域,但是他知道國家花了大筆的資金,提供了大好的條件,賦予他們的是不一樣的使命!
使命感!
第一次考察歸來後,康承業開始整理浩如煙海的資料,他需要儘快從這些資料中找到支援第二次考察的方向。
所長的案頭上遞過來一份檔案,正是康承業期盼的調令,專案開始他深感人才匱乏,與東南交大方面已經建立了特殊委培方案,但是遠水解不了近渴,還是鄒文林慷慨撥劃出一批優秀的人才供康承業使用。
如今的康承業在用人方面不再感到捉襟見肘,反而有種點選單的感覺,只要他需要的,中科院儘量滿足。這一批人才就是根據最新一期構劃特殊調撥的。
方便的同時,壓迫感更強烈了,雪恥的紙條已開始泛黃,能不能在紙條脆裂之前完成他的宏觀構想呢?.qqxsΠéw
“嗯?張思源?”康承業感到驚訝,這小子怎麼調到咱們所了?
小錢臨時配給康承業擔任秘書,一方面因為與日本的合作越來越多,有他在方便翻譯,另一方面小錢進所的時候也是達到了基本要求的,相關科研工作他並不陌生。
“張思源同志年輕,符合咱們的標準,另外他在海洋學方面有著一定的建樹,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過多篇論文都獲得了好評,聽說這次是他自己申請調過來的。”小錢說。
康承業的工作千頭萬緒,在人事上抓得還真不是那麼緊,聽小錢這麼說他心裡有了底。張思源在第一次考察的時候工作很積極,一個白淨的小夥子硬是給曬黑了。不過這件事他還得問問張良工教授的意思。
“張老師,思源調到咱們所是您授意的嗎?”
電話那頭,張良工一頭霧水:“什麼?思源調過去啦?我不知道啊。”
“這麼說是他自作主張嘍?您老沒意見吧。”
“嗨,他都那麼大的人了,我這個老頭子哪管得了那麼多,不過他的學業還不夠精深,你還得多多教導。”
“談不上,在南海的時候我們相處很融洽。”
又問候了幾句,康承業這才放下心來,水下機器人的核心技術還沒有突破,有一位精通海洋學的年輕人加入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充實研發力量。
雖說目前一切都還停留在理論上,但是理論上的突破才是最關鍵的。這種時間上的緊迫感逼著康承業不斷地壓榨自己的休息時間。
“老康,你都不看幾點了。”
常新遠來到還亮著燈的辦公室,康承業還在計算機前忙碌。
“水下機器人常見路徑的規劃演算法還沒搞好,我這是能緊一點就緊一點啊。”康承業伸了個懶腰,覺得心口微微有點疼,抬頭看時鐘這才發現已經半夜1點整了,
他調笑著說:“你老常不是還沒走嗎?那邊搞得怎麼樣?”
一提這個常新遠就眉頭緊鎖:“程式設計這東西需要時間,我們手頭的工具太少了,上次去日本才買回來四臺計算機,聽說最新的微處理器功能強大,能不能申請調撥兩臺,你一臺我一臺,這樣效率也能提高。”
康承業想了想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