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遠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節,帝師,來自遠方,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官進士立即起身行禮。

朱厚照身著大紅盤龍常服,頭戴翼善冠,腰間玉帶只垂下一件玉佩,再無其他。

為表鄭重,眾人行禮之後,朱厚照向三位相公還禮,朗聲道:“孤奉父皇命陪宴,無需多禮拘謹。”

照席位安排,楊瓚的位置偏右,恰好對上皇太子側臉。

從外表上看,現在的皇太子,未來的正德帝還是個青蔥少年。十四五的年紀,身量中等,眉眼俊朗,臉上竟還有些嬰兒肥。

天子身染沉痾,久治不愈。太子卻是年華正好,風華正茂。

若是今後有機會,還是要看看弘治帝的正臉。哪怕看不到全貌,能掃一眼下巴也好。否則,被天子欽點的探花,連皇帝長什麼樣都不知道,豈不是好笑。

楊瓚在觀察朱厚照,後者也在觀察他。

來之前,弘治帝特地將朱厚照叫到身邊,細心叮囑一番。

對親爹的囑託,朱厚照自然不敢左耳進右耳出,每個字都記得極牢。

樂舞聲起,他坐在席後,仔細打量眼前三人。

一身狀元服的必是謝丕,果然和謝相公般一表人才,很是英俊。年約而立的應是顧晣臣,據李相公言,他文章做得極好,也相當有見地。外放必可主政一方,造福百姓。在朝也能有所作為。

餘下一個穿著青色官服,面容清秀,應該就是今科探花,年方十七的楊瓚。

或許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數。楊瓚得弘治帝看好,也相當得朱厚照的眼緣。非但不覺得楊小探花如傳言中古板,反倒有幾分可親。

一場歌舞罷,朱厚照舉杯,按照弘治帝的交代,先敬三位閣臣,再敬與宴進士。

眾進士舉盞,同生謝天子聖恩,太子厚意。滿場之內,唯獨楊瓚例外。

見楊瓚沒有舉杯,朱厚照並未生氣,只覺得奇怪。

“楊探花為何不飲?”

楊瓚連忙起身,道:“殿下恕罪,微臣實不能飲酒。”

“哦?”朱厚照更加好奇,“可是酒量不佳?”

“實是因臣族中之事,不可飲酒。”

“一盞也不行。”

“殿下恕罪。”楊瓚老實搖頭,等著太子繼續問。

沒承想朱厚照竟然笑了,絲毫不覺楊瓚無禮,更不覺他古板,對身邊中官道:“谷伴伴,你去取茶來。”

“奴婢遵命。”

谷大用領命,退步離開。

朱厚照轉向楊瓚,道:“既然不能飲酒,便以茶代酒。”

就這麼完了?

不問罪?也不追根究底?

看著朱厚照,楊瓚頓覺無力。先時打好的腹稿,預備下的各種方案,竟是都用不上了。這位太子殿下,行事當真不拘一格,心不是一般的寬。

待谷大用取來茶,楊瓚又行禮謝恩。

朱厚照擺擺手,道:“楊探花是性情中人,孤很是欣賞。”

兩句不到,他又成了性情中人?

楊瓚再生無力,接過茶盞,不忘向谷大用點點頭。雖然不知道這位是誰,但太子身邊的人,客氣些總是沒錯。

待楊瓚落座,鄰近的李東陽忽然問道:“若老夫沒有記錯,楊探花祖籍可是宣府?”

“小子確是祖籍宣府,世居涿鹿。”

殿試之時,他已自報過家門。以李東陽的頭腦,不會記不住。此番再問,究竟是何緣故?

楊瓚心生疑問,李東陽卻沒有為他解惑之意,轉而舉杯,道:“楊探花可同飲?”

閣老相邀,不能沒有表示。楊瓚端起銀盞,一飲而盡。

別人酒醉他水飽。反正宮裡茶好,不虧。

“楊探花若擔心族中之事,詣先師廟之後,可向吏部告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諸天:開局就許願空想具現

語滑

重生之契約寵婚

清風而徐

宋總別鬧,替身拒絕轉正

我姓唐

平民火影:從八門遁甲開始無敵

清脆大黃瓜

仙府證道

烏賊不是賊

易中天中華史:魏晉風度

易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