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來敲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一千五十二章 臣有上中下三策,寒門宰相,幸福來敲門,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接道:“陛下,此乃下下之策!”

兵法上為何都要講分進合擊,而不是一路平推,以避免‘管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的窘境。

很簡單的道理,分進合擊的後勤補給壓力是最小的。

五十萬大軍一路出和五個十萬大軍五路出,前者的後勤補給壓力是後者的數倍,而且呈幾何增長。

歷史上五路伐夏便是如此梭哈,五路全是主攻一起上。

章越直接否定了官家歷史上的決策,此乃下下之策,連下策都不在考慮之內。

官家聞言滿臉窘迫,最後道:“諸執政中唯卿對軍略最熟,還請卿言無不盡!”

章越道:“臣之上策,乃出熙河,聯絡青唐,蘭州回鶻,奪取蘭州,涼州後,擷取西人貿易,以利我之市易。”

“此舉拊西人之後背,困絕其經濟,不出數年西賊國內必亂。”

官家搖頭道:“此法太慢,最快是何策?”

章越道:“最快是下策,經略橫山,先城於銀州,次城於宥州,再城於夏州,北城於鹽州,取烏,白二池鹽利,漸次進取。”

官家道:“此法似可行?”

章越道:“從河東路,鄜延路,環慶路出兵攻夏都要經過茫茫之旱海,經過杳無人煙之處,補給極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即便攻下亦不能守,就算建築堡壘,亦是路途極漫長,不僅要大起伕役,又有糧道被抄掠之危。輸糧於內線,糧道民役安危無憂,出於外線,沿途需設兵駐守難以照管,不僅需重兵守護,且設堡立鋪站站遞運,且極耗民力物力財力。”

歷史上的五路伐夏之敗,就是河東路,鄜延路,環慶路三路後勤補給不力,還帶崩了涇原路。

章越道:“陛下,臣觀從慶曆以來,王師與黨項大小數十戰,只要內線作戰,我便贏得多,但外線作戰,我便贏得少。”

“當初為什麼章楶當初能有洮水大捷,因為宋軍是內線作戰。故王師在補給線,後勤沒有問題下能贏。”

縱觀宋朝與西夏戰爭,還是勝多負少,這說明党項兵沒那麼強。

但宋軍大敗幾次都是外線作戰。

章越所獻的下策,便是進築橫山沿線。

官家道:“那麼中策呢?”

章越道:“陛下,諸路唯獨涇原路和熙河路路途稍緩。涇原路為溝通秦鳳路和環慶路要地,其州內之城都沿涇水分佈,蕃部繁茂。本路從帥府渭州西行至鎮戎軍,此地乃昔日平涼郡,乃與西夏衝折交兵之要地。”

“出鎮戎軍沿葫蘆川河而下,經過蕭關可至黃河南岸之鳴沙,待黃河結凍之時,東北行百餘里即至靈州,以覆賊穴。此路雖是稍遠,但川原寬平,草豐水美。”

“臣之中策便是全力支援涇原路錢帛,芻粟,再以河東,鄜延,環慶,熙河四路揚聲攻擊,每路出步萬餘,騎六七千足矣擾敵,亦不害輜重,最後合重兵於涇原路,渡黃河直搗巢穴。”

官家聽了問道:“此路需多少錢糧?”

“此一路也需鋪設城壘最少需十五城,所動員的人力物力不在進築橫山之下,但風險較小。”

這就是章越的中策,也就是‘最低配置’。

上策是取涼州,蘭州,窮敵拊背之策,如同掐住了西夏的喉嚨,讓對方一點一點斷氣。這也是我原本的打算。

下策是進築橫山,其中風險已和你說清楚了,但我是非常不推薦的。

但官家此刻聽來卻是這樣的,上策他是肯定不會接受的,所以對他而言真正可以施行的其實就是中策和下策。

實際上章越的建議是中策。

從河東路,鄜延路,環慶路出兵攻打興靈二州,都要顧慮補給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童年動畫開始

純白奶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