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夏洛克莫里亞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五章,穿越成范進,開局就中舉,夏洛克莫里亞蒂,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63章
新年的開始也是代表著舊的一年的結束,新年的到來好像並沒有給大明朝帶來什麼爭端,但是暗地裡的有些事情已經開始了。
這一年也代表著嘉靖是正式上位了,比歷史上早了一點,但是也無傷大雅,1520年正式從正德已經開始出來,正式更名為嘉靖,也就是范進強烈提議的嘉靖。
不過現在不知道會不會變成以後那個家家皆淨。
這一年的開始也就代表著范進即將登上歷史舞臺,與范進一起的還有一個重要的人物也要考進士了,這就代表著屬於小嘉靖的時代慢慢道來了。
張璁此時正在自己的家裡,新年給了他新的希望,他要繼續科考了!
明憲宗成化十一年(1475年)十一月三十日,張璁生於浙江溫州府永嘉縣華蓋鄉三都,少好經學,博學多才,十三歲作《題族兄便面》詩云:“有個臥龍人,平生尚高潔。手持白羽扇,濯濯光如雪。動時生清風,靜時懸明月。清風明月只在動靜間,肯使天下蒼生苦炎熱。”
並對《三禮》(《周禮》、《儀禮》、《禮記》)造詣頗深。但七次進京科,均名落孫山,後在溫州羅峰學院聚徒講學。
張璁可是大禮儀事件的主要人物,也就是他在歷史上讓嘉靖有正當理由的。
嘉靖初年,在明世宗登基後,內閣首輔楊廷和等朝中大臣要求世宗改稱其伯父(即明武宗之父)明孝宗為父,伯母(即武宗之母慈壽皇太后)為母,而變其親生父親興獻王為叔父,生母為叔母。
對於這一不近人情的主張,世宗認為這是割裂親情、違悖常理的事,予以嚴詞拒絕,並以退位來表示自己的決心。以此引發了大禮議之爭。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七月一日,觀政進士張璁上疏表示異議:“朝議說皇上入嗣大宗,宜稱孝宗皇帝為皇考,改稱興獻王為皇叔父,興獻王妃為皇叔母的事情,不過拘執漢定陶王、宋濮王的事,謂為人後者為之子,不得復顧其私親之說耳。夫天下豈有無父母之國哉!臣廁立清朝,發憤痛心,不得不為皇上明辨其事。
張璁指出:漢哀帝、宋英宗為定陶王、濮王之子,是因成帝、仁宗無子,皆預立為皇嗣,養於宮中,嘗為人後。
今武帝已嗣孝宗十七年(實十六年),“臣讀祖訓曰:凡朝廷無皇子,必兄終弟及。……今武宗無嗣,以次屬及,則皇上之有天下,真猶高皇帝親相授受者也。
故遺詔直曰:‘興獻王子倫序當立。’初未嘗明著為孝宗後,比之預立為嗣養之宮中者,其公私實較然不同矣。”世宗得張璁疏,說:“有此論,我們父子的關係可以保全了。”
十一月二十五日,張璁以大禮議未定,覆上疏進《大禮或問》。致仕大學士楊一清看後說:“張璁的說法,如同聖人,不會改變。”張璁展示了以人為本的政治理想,從而受得明世宗的信服和重用。
當然,這只是嘉靖當年年輕的時候的念想而已,當他屁顛屁顛的召集楊廷和,將這個東西給楊廷和看的時候,楊廷和卻是露出了自己的傲慢和偏見。
進士張璁與侍郎王瓚說,朱厚熜入繼的是皇帝位,不是做了別人的後裔。王瓚含蓄地提到這一點,楊廷和怕他干擾了討論,就把他改派到南京任職。
楊廷和說:“秀才怎麼知道國家的重大事務。”又將奏章送回宮中去。不久,朱厚熜到文華殿召見楊廷和與蔣冕、毛紀,給他們一個親筆指示,要他們尊崇自己的親生父母為皇帝、皇后。
楊廷和回家後上書說:“《禮》說:在前為君的就是父母,親生父母應稱為伯父母或叔父母。不僅喪服等次要降格,稱號也應有不同。臣不敢阿諛奉承,順著聖旨辦。”又密封歸還了朱厚熜的手詔。朝臣們也都堅持原先的決議,朱厚熜就是不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