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科舉雜談
夏洛克莫里亞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九章 科舉雜談,穿越成范進,開局就中舉,夏洛克莫里亞蒂,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然,評卷前還有一系列繁瑣的準備工作。
在士子交卷後,收卷官根據所治經書分類,然後送至彌封官處彌封,將試卷上填寫姓名的折角蓋上關防印記。
之後再送往眷錄官處進行眷錄,由書吏用紅筆滴字不漏地抄寫一遍試卷,考官只看抄寫的副本,原本則另行封存保管。
這是為了防止閱卷官辨認字跡,杜絕場外串通的可能。當然,眷錄好的副本還會由專門的對讀官負責組織人員進行對讀,一人讀紅卷,一人讀墨卷,兩人一組,必須一字一句用心對讀,確保萬無一失。
這樣,經過彌封、眷錄、對讀之後,交到考官手中的試卷可謂“三無”試卷,無姓名無標記無紕漏。然而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縱然閱卷程式一套下來看似天衣無縫,但只要肯下功夫,總有那麼一絲漏洞可以鑽。
畢竟除了兩位主考官和十八位同考官外,每一房仍有數位閱卷官,而進行準備工作的生員小吏少說也有兩百人,還有負責監考的號軍、雜役,負責伙食的廚子等等人員,只要有心,鋌而走險的事仍會發生。
例如嘉慶三年很出名的割卷事件,也稱“活切頭”,還有“蜂採蜜”等等,有錢能使鬼推磨,放到哪朝哪代都適用。
不然范進的恩師周進,怎麼能夠基本上都是保證的說,范進此科必定發達,這其中的巧妙,不足為外人道也。
話說考官這邊,審閱試卷時,卻是看見了不少好的東西,這次的策論其實也算得上比較難,然後考官就拿著兩份試卷,衡量著到底點誰第一,一個是范進的,另一個不知道是誰的。
范進這一份主要是穩打穩紮,語句這些一看就知道是一個久經科舉之人,但是卻毫無新意。而另一份,文章自然不是太過老辣,但是除了八股,策論這些都比范進那份好。
最後考官們在一起討論,卻是取了范進的那一份,中國本身的思想都是儒家的中庸為主導,而且唐伯虎舞弊案才過去不久,考官們心存顧忌,最後還是點了范進為會元,畢竟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嘛。
二月二十八或二十九辰時,準備放榜了,然而在此之前,外頭早已有收買了院內書辦的報子提前得知榜上有名的舉子,先一步吹吹唱唱找中了的舉子討喜錢去了。
而這些舉子們都是坐在茶館或者客棧裡商談著,沒什麼,就是享受這種刺激的感覺,還有中了之後被人議論的榮譽感,范進也是坐在裡面。
雖然直到他文章寫得不錯,還有周進的幫助,但是也是慌得很。
范進跟著坐在茶館裡的人吹著6b,這些天吃宴這群人也都是混熟了,不過主要還是地方與地方的舉子之間,形成了一個個小團體。
整體趨勢就是南方的人鄙視北方的科舉人,北方的人鄙視南方人沒見過世面,畢竟由於地區不同,有些南方人來京城一是感嘆它的繁榮,二是習俗有一點不同,畢竟論科舉確實不如南方,辛虧是分了南北卷,不然又會鬧紛爭。
不過還是有人覺得南北榜不公平,畢竟是南榜錄的名額更多,而南方人卻覺得不服的話就直接全部一起考。
這也算得上是一種分地域分卷考試,並不是現在的中國才有的,老祖宗早就發明了,至於對錯?誰知道呢?
當然,這個時候分榜其實是為了統治者利用科舉來擴大統治基礎、籠絡士人。當然,在後面這卻是給明朝帶來不小的麻煩。
自“南北榜”劃分之後,明朝官場上的官員關係,除了師生關係外(座師與門生),老鄉關係也呈越演越烈之勢,同期中榜的考生,地域之間的親疏尤其明顯。
甚至同榜而出的考生間拉幫結派,也漸成常態。明朝萬曆時期大臣邱瞬就曾總結道:“而今朋黨有三途,同榜而出為其一,座主門生為其二,同年而出為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