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1節,庶得容易,懷愫,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叫了人跟著的,姨娘不必擔心,有甚個要的,我給你帶進來。”
蘇姨娘不說話,明漪卻挨著她,還在吸鼻子呢,嘴巴一動:“我要麻仁的糖葫蘆。”想了回又要麵人,一氣兒報一串東西,說的時候高興的,說完了又想到自個兒不能去,接著吸起鼻子來。
紀舜英早早就來了,吃了飯還又打了雙陸,下了會棋,到外頭掌燈,兩個小的怎麼也坐不住,急著套了衣裳就要出去,紀氏叫了六個下人跟著,紀舜英又有小廝跟了來,這麼一數倒有十來個人了。
明沅怕人多倒走茬了,專叫兩個看著官哥兒,兩個看著灃哥兒,這一行人出得門去,先去走三橋摸門釘,明沅沒穿白的,還是穿了一身紅襖,卻是喜姑姑說的,說八月裡才穿白綾裳,正月裡都是盛妝出門的。
明沅長到這麼大,還是頭一回邁腳走出顏家,外頭處處張燈結綵,沒走到巷子口,她就見著好些個打扮各異的小娃兒,戴了虎頭帽子,分糖豆吃。
巷子裡還有挑擔子賣細糖果子各色飿餶兒的,明沅覺得有趣,這麼個木頭擔子,有鍋有灶有碗,還能放上兩張長凳子。
紀舜英只當她是饞了,捏捏她的手:“越到前頭,好吃的越多,留個肚子,咱們到前頭吃去。”灃哥兒官哥兒已經忍不住,各各買了糖葫蘆在手裡啃,這東西倒是差別不大,紀舜英問她要不要吃,明沅見著那一層薄薄的糖衣,倒有些饞,算起來多少年都沒吃過這個了。
站著看了一回,她有好幾樣想吃的,紀舜英乾脆叫那老漢串個什錦的,多花了兩個錢,明沅捏著長竹籤,咬了一小口海棠果,吸一口熱市上鹹甜夾雜的熱香氣,臉上的笑意止也止不住了。
一串什錦糖葫蘆走到東街才只吃了兩顆,街面上的孩子眼巴巴看著,還有機靈的知道她吃不了許多,一路跟著,乾脆給了他們,又摸一把錢叫他們分了。
走三橋是不能回頭的,往前去就是把病痛扔在身後了,一路過了定勝橋清江橋再走到五音橋,過了三橋摸門釘了,紀舜英倒拉了她的手:“這摸了就生兒子了,我想先要個女兒的。”
明沅一怔,滿面通紅,圍得許多人,有聽見的也只轉頭看了笑笑,明沅啐他一口,真沒再摸,擠擠挨挨上了城樓,因著人多,夜風吹著也不凍人,全擠在一邊看城裡的燈火,連成線好似一道道游龍,忽的身後有人喧譁,轉身一看,竟是從山道上也下來兩條火龍。
太平年歲過久了,不論是官兵還是民眾俱不拿這當回事兒,紀舜英先還想把明沅幾個都帶下樓去,等一辯方向便不再動,到這火龍隊離得近了,火把照得城裡城外如同白晝,這才看清楚,卻是聖人回來了。
☆、第332章 炒鴨腸
聖人回宮於朝野是大事,於生鬥小民不過是談資,元宵節裡外都是燈火,站在城樓上的人個個拎著燈籠,聖駕非挑夜裡進城,倒是添了一份熱鬧。
金陵城的百姓一年算是能見著皇帝一回的,年年除夕元日,聖人都要在樓上看煙火,不在家裡守歲的,就往城樓下守著,既看了煙花又看了聖人,遠遠的模模糊糊的一團,只知道穿著明黃衣衫,身邊還跟著貴妃娘娘。
聖人出了城,除了出城那一日的儀仗叫城中百姓唸叨過一回,今歲元日城樓上換了太子太子妃,一樣是黃衣衫,煙火還放的更多更絢麗,進了年節始街上的懶漢孤寡就不愁吃的,倒比舊年過著還更舒服些。
太子要顯著一番新氣象,自然在這上頭下功夫,可底下的百姓除開覺著更熱鬧些,樓上坐著什麼人,於他們半點兒不在意。
這會兒也還拿這個當熱鬧看,小娃娃一面吃糖葫蘆一面點著火龍隊伍,看完了,就往另一邊下去,趕著去東城的夜市看花燈。
明沅側了臉看看紀舜英,見他眉頭皺起來,問得一聲:“這是怎的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