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6節,庶得容易,懷愫,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蜀王還上了表說要往京中去請罪,又說負於父親所託,哭的涕淚橫流,先帝知道他要進京來告罪,趕緊下了安撫的摺子,只說流民匪類有罪,卻不能怪他,這位叔祖父安心在王府中養身。
這麼一尊大佛,就跟供在寺廟裡的佛像似的,進了他的地界先給他上三柱香,功德到了,才能安心當官兒。
明洛信裡,連著這位蜀王家裡幾個小老婆都打聽出來了,蜀王年紀已經八十有三,最小的姨太太卻只有十六歲,舊年才剛納回家的,如今最得寵愛的一個。
明沅見著那張單子嗔目結舌,成都府上了五品的官兒且還沒蜀王府裡頭人多,蜀王兒子都死了好幾個了,偏他還活得好好的,還能納新人,最小的那個兒子,今年才剛過十歲生辰。
明沅來的時候就備下了大禮,蜀王世子兩年前死在叛軍刀下,如今世子之位還未定,餘下那幾個兒子,原來不過領一份俸祿混吃等死,勤快的還能尋個由頭撈些銀子,那不願勞動的,總歸也有錢糧好領,如今這麼個位子擺在眼前,年長的且不論,自認該是自家的,年小的越發往跟前獻殷勤去。
明洛來信裡頭還說了陸允武的猜測,說是紀舜英這回來,只怕非得攪進去不可,她自家且道,見天的府裡就來往著王府裡的夫人太太,拐著彎的要拉了陸允武,千戶倒不算得什麼大官,要緊的是陸允武是從龍有功的。
這會兒又來了個紀舜英,可不得爭瘋了,明洛信裡都笑,笑說往後可不是她一個人躲這些個王公貴胄了。
明沅撿這些信裡要緊的告訴了紀舜英,叫他心裡先有個底,紀舜英滿心都撲在農事上,到了地方也該開始農耕了,芒種怕是趕不上了,可這水利圖卻還得跟著跑一回。
聽見明沅說便笑:“聖上心裡都有底,蜀地他既來過,便跟明鏡一般,捧哪個都討不了好,乾脆萬事不沾身。”
想的哪有做的這般容易,陸允武還能說是武人不問文政,紀舜英卻是再逃不脫的,他是正經科考出來的魁經,平白從從七升到正五,哪個不知是因著跟聖人連襟,那一府裡不論真傻假傻,都不會平白放了他過門。
總歸要拜會的,這禮字就先不能叫人挑出錯來,後頭的日子倒不得閒了,紀舜英研究農時農事,她就列禮單子,金銀珠釵緞子也就罷了,再有名人字畫,骨董玩物,真論起來,他們且還沒這許多家底。
船上日子轉瞬過去,下了船換車馬,明沅這才覺出坐船得好了,晃雖晃著些,可比在山石道上顛簸好過許多,官道上還好受些,到得官驛上歇一夜,總有熱水熱飯可以用,可越往蜀地,官道越是難走,叛軍毀了些,人力物力不及道是平了,驛站卻不比原來,幾個丫頭擠一個屋子,這才知道船上真是好日子了。
好容易燒得一桶熱水,幾個人且不夠分的,采菽幾個哪裡吃過這苦頭,兩塊薄板就是床,床帳被子一股溼氣,聞著就有一股子黴味兒,湯菜飯食也不過剛能裹肚,一碗小蔥炒麵條魚,看著片片雪白點綴顆顆蔥綠,竟也算得美味。
驛站小吏過來告罪,紀舜英只揮一揮手,卻把這個記在心裡,便是上官來時,也要用得著驛站,總該像個樣子才是。
木頭梯子踩著吱吱響,夜裡恨不得和衣而臥室,床上鋪了兩層油布,這才剛鋪了床褥上去,還怕床一搖,頂上就落灰。
可這地方卻是修在山上,開啟窗子,夜裡就隱隱見著山下燈火,零星幾點,叫層層綠幛掩過,再往遠處,便是深綠淺綠的綠海了。
進門的時候就問過,盜匪再悍,也不敢打驛站的主意,紀舜英還是派了人輪番守著,還有自京裡請的鏢師看鏢,再看他是個官兒,這地界再沒人敢打官員的主意,就怕大軍一來,連山都叫蕩平了。
明沅夜裡睡不著,山裡溼氣重,自家帶來的被子,鋪開來到夜裡就覺得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