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0節,庶得容易,懷愫,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子貶為庶人之後,安閣老是意欲立長的,太子沒了,挨著數下來的就是英王,英王才幹智謀都只平庸,有一點還很能看,他知自無能,就很聽話,這些個臣子受夠了任性妄為的皇帝,便想捧個平庸聽話的來,老老實實活到風光回鄉,又能給家人留點餘蔭。
安閣老還能乞屍骸告老還鄉,保得一身清白名聲,餘下的人家便沒這般高運了,太子人都死了,朝堂上才爭起這封信的真偽來。
聖人喉嚨裡跟“嗬嗬”出聲,把那紙書信自案前扔下來,太子代理監國,能立在此處的自然都見過他的字跡,更不必說他原就領了政事,拾起來一看,果真是他的字跡。
安閣老默然無語,怪不得敗了,便是把太子真跡拿出來,也鑑不出真偽來,可是再像真的,這封書信也還是假的。
非字跡不真,其情不真,太子養尊處優,他的字裡也透著十足的富貴氣,可叫圈禁了這許久,一個外人都不得見,他若還能氣定神閒的寫出這樣的字來,早些年就已經成了事。
未必無人不知,可為著一個已死的庶人,誰肯去擔這樁事,安閣老都告老還鄉的,別個就是想伸頭,也得掂掂自己的斤兩。
安閣老回鄉那天,英王代王幾個皆去相送,打的還是師生之誼的旗號,安閣老當過幾天師傅,此時卻道自個兒眼瞎。
成王自也來了,他少時並不如何用功讀書,倒是刀槍劍戟耍個不休,與他佔著一個師生情份,自來也不親近,幾個俱都下馬相送,只他一個坐在馬上衝他點一點頭。
安閣老家眷坐了車先出城,他自家彎了腰同幾個皇子告別,到成王跟前,成王這才下馬,安閣老上下打量他一回,拱了拱手。
英王往前送他,打馬跟了一里路,他自家也是喪氣的,安閣老一走,他少了一大助力,九月裡麥子成熟,車行到麥田間,入眼金黃一片,青幃車行在羊腸道上,晃晃悠悠一路,既已致仕,坐的便是驢車,原倒是調了馬隊要送他,叫他一口回絕,說自此就是田舍翁了,再騎不得馬。
安閣老掀了車簾,看看英王,只怕到此時他還不明其中關竅,嘆一口氣:“老朽只有一句,勸王爺趕緊封地去罷。”
英王一怔,就見安閣老又是一聲嘆息,竹簾兒一下,他牽了馬繩立住了,目送了安閣老坐著驢車遠去,再返身回來,把幾個兄弟都看一回,他自覺離大位只一步之遙,邁過去就是萬人之上,哪知道前頭竟還有個攔路虎。
安閣老的驢車才剛出了金陵城郊,聖人就急詔成王入宮,成王正在府中抱了兒子,細胳膊細腿的,慢慢養著倒壯了起來,睜著一雙黑亮的大眼睛,發點什麼聲兒,他就咯咯笑個不住,成王拿手裡的雕龍玉佩逗他,穗子是金黃色的,往他眼前一閃,他就蹬了腿兒伸手去抓,嘴裡咿咿哦哦,自說自話。
阿霽盯著弟弟看,不時湊過去親上一口,又道:“晗哥兒是個小話簍子。”自能發聲就沒停過,一天到晚的同人“談天”,若是不應他,他還要發脾氣。
明蓁聽了就笑:“你問問你阿爹,你小時候可比他鬧人多了。”
阿霽睜大眼睛搖頭:“才不是的,我才不鬧人,是不是?”挨在成王身上撒嬌,成王拍拍她的腦袋:“可不,阿霽最乖巧。”
一室樂意融融,聖人的口喻傳進來,明蓁手上的針扎進肉裡,沁出一顆血珠兒,她收了針線,把手指送到口邊輕吮,唇間留得一點嫣紅,成王看她一眼:“不怕,無事。”
說著把兒子交到女兒手裡,理了衣冠打馬進宮,到得宮門下馬,引路的太監說聖人等在奉先殿中,成王心頭瞭然,到得殿門口,門虛掩著,太監報說成王來了,裡頭慢慢悠悠叫了他進去。
奉先殿大變模樣,成王眼睛一掃,原來聖人把自鄭家運出來的書,全都堆在此處,擺在太祖皇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