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6節,庶得容易,懷愫,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吃豆腐花去了,我去請他。”
東林書院外頭的豆花攤子生意尤好,五文錢就能吃一碗帶肉碎的豆腐腦,紀舜英圖這個吃的痛快,夏天日裡一碗下肚出得一身汗,冬日裡吃這一碗手腳都暖和了,便是當點心也總得來一碗。
攤前支了兩張桌子,擺了幾把椅子,天兒越發熱起來,除了豆花還賣起涼麵來,不日就要端午,也裹得粽子賣。
這攤上賣的豆花最香,原來生意就好,前一向老婦人病了,家裡的女兒出來幫襯,這回可了不得了,東林書院裡這些個學子,無一不知,這攤上有個豆花西施。
美名一傳出去,豆腐攤原來得擺上一天的,這會兒半日就賣完了,老夫妻自來不曾想到生意還能好成這樣,等那老婦人身體好了,女兒不來了,這檔口的豆花又得賣上一日了。
豆花西施年紀不大,人卻有主意,曉得爹孃不許她拋頭露臉的,便日日在家蒸得米飯炒得小菜,到了飯點兒往攤子上送飯。
雖不能久留,卻也能趁著吃飯的時候多賣得幾碗,這些個學子當人面也幹不出言語調戲的事兒來,非但不說話,還一個賽一個的正經,嘴裡不是孔就是孟,豆腐攤子前都染了幾分書香氣。
還有好事的,寫得幾首酸詩,就在書院中吟詠,原來七八分的美貌,誇到了十二分,還有人專掐點兒等著,三五結對的吃一碗豆腐花。
紀舜英自來東林讀書,就一向長吃這攤頭上的豆腐花的,他因著是熟客,這對老夫婦還單給他加料,他自然吃得出來,便回回都多給一文,別個吃五文豆花,偏他吃的是六文豆花,到得豆腐西施這兒,便不肯多收他那一文錢:“你是老客,該當給的。”
紀舜英也不同她多話拉扯,吃個乾淨便把碗一扣,等她來收桌子了,便瞧見裡頭扣著一文錢,次數多了,她便上了心,可又摸不準他甚個時候來,連帶著青松綠竹都識得這位姑娘,若是她來打豆花,比著老夫妻兩個給的料還多些。
紀舜英正坐在桌前等著上豆花,豆腐西施在爐子後頭偷睨他一眼,往那碗底多加兩勺子碎肉,妥得嫩豆腐再盛上湯,加得蔥花香菜,正要端上去了,青松跑了來:“少爺,家裡送節禮來了。”
紀舜英一聽就知道是紀氏送東西來了,紀氏既有東西過來,那明沅就一定有東西送來,乍聽之下嘴角就翹了起來,也不吃豆花了,抬步就要走,豆花西施急急出來說得一聲:“豆花已經好了。”
紀舜英把拿在手裡的六文錢扣到桌上,青松端了碗跟在他身後,還同店家招呼:“饒你一個碗,明兒帶出來。”
豆花西施站住了咬咬唇兒,她本來還想多送兩隻粽子的,那老婦人出來扯扯女兒:“鍋都開了,趕緊看著去。”再往那書院大門一看,女兒這番情狀,怎麼不瞧在眼裡,可那怎麼是他們能肖想的。
“這個哥兒看著倒是好人家出身的。”老頭子一開口,老婦人便跟著搭腔:“可不是,回回來穿的都是綢衫兒,上回一碟子秋油汙了他的衣裳,他也沒說要賠,我說往後不收他的錢,他也不肯。”
豆花西施聽得這兩句,面上似染了胭脂,也不再看鍋了,把籃子一挎,收拾了菜碗:“我家去了。”一氣兒往家走,越走越是慢,前邊就是彩帛鋪子,若給他做一方帕子,也不知道他收不收,心裡這麼想著,腳步就邁了過去。
☆、第211章 酸菜黃魚豆腐湯
紀舜英急步回屋,見著紀長福先叫了一聲長福叔,紀長福回一句不敢當,這才把便同青松說過的事,又回一遍,這回多加得兩句:“因著趕得急,還得往江州送節禮去,倒不曾留下來用飯。”
顏家送來的禮,紀舜英是很看重的,紀長福這才有此一說,等見著紀舜英點頭了,這才把食盒兒掀開來:“這是才蒸好的魚,養在水裡送來的,殺時候直襬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