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4節,庶得容易,懷愫,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她出詩集,還是朝上大臣苦勸才把這念頭熄了下去。
旁的不論,元貴妃的詩稿裡頭有許多跟文定侯鄭天琦的句字重了,這樣的詩稿如何能夠刊印天下,聖人卻只覺得這是化用,既作詩也有和韻的,倒不如兩邊一道印了,才顯得出元貴妃的才氣來。
還是她自家歇了這心思,讓這一代文定侯長出一口氣,這好似別個踩著祖宗上位,鄭家那一位到如今可還有功臣像在的,詩集文集流傳甚廣,聖人發昏了,可他卻半個字也不敢說,叫那上諫的看了也暗地裡啐上一聲。
論相貌論才情,明蓁都不能同元貴妃相比,那比的便是寵愛了,梅氏嘴上不說,心裡卻明白,不說妯娌,便是她的孃家嫂嫂,難道心頭對她便沒有一點豔羨了?
女人心思都是一樣,元貴妃樁樁件件都如意了,那一樁不如意的,偏生落在明蓁頭上,一樣是獨寵,聖人老了,她還年輕,原來是一樁佳話的,三十壯年的聖人採了豆蔻梢頭的美人。
可隔得十多年呢?聖人已經五十春秋了,再怎麼說聖上龍精虎猛寶刀不老,他也都已經開始走向暮年,元貴妃呢,她正是盛放的時候,攬鏡自視,心裡就不生起一點惆悵?
明蓁跟成王兩個卻是年歲相當,又是正頭夫妻,再沒什麼君生我未生的感嘆,一回還不惹眼,回回瞧見,元貴妃本就是性量狹小之人,好似眼睛裡頭揉了砂子,看著別個恩愛了,正戳中這樁十全九美的事,不想著那九樣好處,卻單盯住了裡頭一件不如意的。
梅氏只嘆一聲:“往後總要去封地的,也沒幾年了,等英王成了婚,再壓也就壓不住了。”元貴妃給這些皇子們訂的都差著幾歲,裡頭還只明蓁最大,總要等著及笄才好迎娶,給英王定下的姑娘比明蓁還更小些。
紀氏這上頭又比梅氏明白了:“總歸如了意才好。”只怕沒這麼容易,說是一年,如今連孩子都這樣大了,還一點就藩的訊息都不曾傳出來。
梅氏看看紀氏,微微一笑:“要不要趁著還沒往封地去,把澄哥兒的婚事定一定?”紀氏一怔,見梅氏還帶著笑,知道她的意思是讓明蓁說一說,把紀氏看中的那位趙姑娘給定下來。
紀氏卻只搖頭:“再沒有隔房的伯孃還插手這個的,只看孩子的造化就是了,若真要相幫,我還會不開口?”袁妙跟趙靜貞兩個擺出來,任誰都不會選袁妙,澄哥兒的婚事袁氏想插手都難,不如等她開了口,再把趙家推出來。
梅氏睇她一眼,笑而不如,紀氏握了竹骨扇兒搖一下:“我倒確有一樁急事要央著大嫂,大嫂下回進宮,幫著相問,可有牢靠的姑姑放出來,想請來家中教教幾個姑娘規矩呢。”
梅氏有些詫異也還是點了頭:“要到下月了,等問了叫她傳信回來就是。”心裡想著紀氏不願落人口舌,便為了外頭這些傳言也要請了宮裡放出來的姑姑擺個樣子。
紀氏細細吹了吹茶:“多謝大嫂了,我這幾個女兒,真是操心的。”
袁氏眼見得侄女兒怯了,頭一回宴就把她比到了泥裡,回去就唸叨起她來,她說動袁妙也有一套自己的辦法,總歸是嫁人,嫁到姑母家裡卻不比嫁到別家好上許多,更不論顏家這樣的人家,跟鄉紳人家更不能同日而語。
袁妙帶來的兩個丫頭也是得過吩咐的,兩個丫頭見了這般富貴怎麼不勸:“姑娘瞧瞧,這樣的緞子不過做枕頭,進了這家子,可不就是掉進了富貴窩了,又是姑娘的親姑媽,還能錯待了姑娘不成?”
袁妙曉得她們說的這些俱是好處,可她已經十二了,澄哥兒才多大,袁氏便又勸她:“大些好,往後房裡就是你作主,還有人家專想尋個大些的兒媳婦,懂事知理,帶著把兒子也教導好了。”她心裡打的可不就是這個主意,兒媳婦跟自個親,等生下孫子來,還怕這個兒子心裡不向著大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