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節,庶得容易,懷愫,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車簾子。
明沅很想瞧一瞧外面是個什麼樣的世界,可紀氏正靠著厚墊子養神,瓊珠幾個沒一個伸手去掀簾子的,明沅只好把頭趴在喜姑姑懷裡,伸長了耳朵聽沿街的叫賣聲。
一路上都熱鬧得很,來來往往車水馬龍,街前街後你長我短的叫個不住,便不去看,也能聽得出街上一派景象繁盛非常。
紀氏心中有事,掀掀眼皮看見明沅不吵不鬧,規規矩矩的伏在喜姑姑懷裡,嘴角勾起一個笑來:“開個角兒叫她看看吧,瞧著模樣也怪可憐的。”
明沅立時就高興了,她扒著車簾,掀開一角來,兩隻眼睛朝外望,沿街都是食肆店鋪,一溜兒蒸屜,掛著燒鴨子燒雞,隔得這麼遠還飄進香味來。
臨街的角店擺了兩三張桌子,叫上一碟子鴨肉,那赤了胳膊的伙伕便拿從大鍋裡頭撿一隻出來,拿刀在鴨身上一捅,鴨子裡邊的醬汁“嘩嘩”流下來,淌了一砧板。
刀起刀落一碟子片鴨就送到了桌前,明沅看著倒覺得像是後世賣廣式叉燒的,她再一看,裡邊竟有好些個鼻高目深的外國人,竟還常見的很,馬車碾過三四個車轍,她就數出來三四個了。
明沅心裡奇怪,把頭縮回來點點窗子外邊,喜姑姑見紀氏並沒不耐煩的樣子,也往外一張,見明沅手指頭點著人直笑:“姑娘沒見過,那是西人,同咱們生得不一般。”
紀氏聞言也笑了:“原是瞧見這個了,膽兒倒大,澄哥兒頭一回見著,還唬得哭了呢。”她說了這一句也有興致再說:“這是販貨來賣的西人,坐了海船來的,也止此地有,不許他們出州府的。”
明沅眨眨眼睛,點點頭又把趴著張望,好容易出來一回,什麼都不能放過,再看便是成群結隊穿著藍花布的女孩兒,一手架著竹籮,說笑著走過來,喜姑姑索性坐在窗前指點明沅:“那是浣紗的,織錦織緞兒出來好賣的。”
因著早市人多,馬車走走停停,紀氏到後來也沒了說話的興致,只覺得人叫顛著難受,瓊珠取了個白玉瓶出來,倒出裡頭的仁丹託在帕子上遞給紀氏,紀氏含在口裡,這才覺著舒坦了些。
明沅也叫搖的受不了,幸好早上沒多用,胸口一噁心,還不全吐出來,頭一回邁出大宅,就這麼搖搖晃晃行行住住,一路到了六榕寺。
☆、第21章 香菇炒麵筋(捉)
六榕寺是百年古剎,因著寺中六株古榕樹得名,一座千佛花塔遠觀便斑斕炫目,塔裡供了千尊佛像,上下塔角掛滿了銅鈴,鈴聲伴了誦經聲傳出去老遠。
還沒駛到寺前,明沅就聽見了,將到路口,馬車便進不得了,今兒是初一,寺前擠的插針難入,早有跟車的小廝尋了清淨地界停下車來,前邊一段路得自個兒踏進去。
明沅被喜姑姑抱下了車,先看見烏瓦黃牆,照壁上刻得三個綠漆大字“六榕寺”,下邊還有提名,明沅不知典故,怕是個和尚題的字。
喜姑姑扶了紀氏,明沅叫個僕婦抱在懷裡往裡行,走過照壁是一條長長石道,面前正對著寺廟山門,挨著黃牆倒刻了些佛經故事,大幅磚雕嵌在牆上,一塊塊拼接起來,先是佛祖在菩提樹下證道,又有割肉飼鷹,老虎聽經的故事。
明沅一路行一路看,便只有她不必帶帷帽,紀氏是從頭遮到腳,紗簾下面還垂了八隻小金鈴,走動的時候,薄紗也不會飛揚起來露了面目。
幾個丫頭只遮了臉,明沅叫個婆子抱著,昂了腦袋四處去看,此時時辰尚早,寺門口卻擠得滿滿當當,賣香燭的,賣供果的,年老的婆子拎了竹籃,上邊蓋一塊灰布,沿街叫賣花骨朵兒編的香手環。
好些個姑娘家圍著她買,摸了幾枚錢,一雙手便都戴足了,明沅趴在那婆子肩上,別個見是貴眷,也不往身上挨擠,倒有幾個婦人指點了她,說她生的好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