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二章 瓊變始末(三),臨高啟明之海外揚帆,吹牛者,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做到這四點,他的認識還是有欠缺的,但是他能意識到穿越集團無論是科技還是制度都比大明先進得多,這一點就已經很不易了。
作者對於傳統文人最為反感的簡體字、拼音字母都採取贊同態度,認為字就是為了讓人認的,改得簡單點是好事,現在大明用的正體字不也和秦漢篆字不一樣,簡化字和拼音能迅速培養出大批識文斷字的工人士兵,既能讓工廠效率更高,也利於管理軍隊。還有剪髮能去寄生蟲,短衣比長袍更方便勞動,禁纏足、解放婦女能充分利用女人的勞動力,打破貴賤之別能收攬民心,用嚴刑峻法能使國家穩固。那些被讀書人視為“以夷變夏”的“髨俗”,只要是能帶來實際利益,他就覺得可以用,還以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為例,論證了一番髨人短衣和明軍號衣的優劣。可以看出,這是個對大明朝忠誠度頗高的實用主義者,儒家經典的水平一般,史書倒是讀了不少,對戰爭的瞭解按十七世紀的標準絕對是高水平。
這本書的記述到霸王行動為止。作者又詳列了大明朝面對這“千古未有之變局”應該做的舉措。
第一,像孫元化那樣按葡萄牙模式編練新軍,不僅僅是武器,軍隊組織也要學習葡萄牙,軍餉要足,而且不要老兵,要從難民之中招募沒受教門影響的壯丁,以髨賊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約束士兵,以防再出現登州之亂這樣的事情。第二,要建設全套的歐式槍炮廠。令項天鷹驚訝的是,書裡還提到了李洛由,對李洛由辦炮廠未成的事極為惋惜,而且看起來作者應該認識李洛由。第三,以重金設法誘假髨投降,購買髨賊書籍,盡力仿製髨賊技術。第四,招募鄉勇在髨賊控制不穩的地區襲擾。第五,派細作投髡。第六,設法與真髨高層聯絡,做招安嘗試,試圖引起髨賊內訌。
雖然說得頭頭是道,但是能看出作者對於自己這“破髨六策”的每一策都不是那麼放心,對於討髨大業的看法就是“髨賊不內訌,大明不成功”。不過他還是相信,沒有哪個勢力是能永遠團結一致的,只要大明堅持住,總還有一線機會。最後他還指出了自己計策最大的破綻:沒錢。沒有錢,什麼練新軍造炮廠都是白說。他提出要效法髨賊的財政制度來改變大明的財政效率,還以沈廷揚運餉為例主張漕糧改海,但是最末又加上一句,以大明的現狀,這些改革不過是說說而已,根本是不可能的。
哎呀,這個人還真有些遠見卓識呢。項羽心道,想不到明國的讀書人中間還有這樣的大才!這個認識水平,別說一般的明國知識分子沒有,就是他們自己的歸化民幹部也很少有。而且多半還是還是靠他們灌輸才有得。
項天鷹合上書,心想這本書的作者究竟應該是誰。作者署名“石碣寄客程”,無論是項天鷹的記憶還是大圖書館的資料都沒有這號人物。
項天鷹問過買書的校工,書是在破爛市上買到的,賣書的是個衣冠不整的黑瘦漢子,粗手粗腳,賊眉鼠眼,怎麼看都不像讀書人,而且完全不知道這本書該賣多少錢,看起來不是撿的就是偷的。
偷書賊不可能特意從大陸跑來銷贓,書主人應該就在高雄,可是如何從這幾萬人中找出他呢?
項天鷹又拿起書翻閱,這個人打過仗,又認識李洛由,多半在遼東登萊的軍隊中當過幕僚,應該是姓程,孫元化的前幕僚項天鷹有詳細名單和資料,裡面肯定沒有這號人物,就要從關寧和東江去找了。
“姓程,姓程……”項天鷹嘴裡唸叨著,又翻到給湯允文鳴不平那段,摸了摸紙業上的水痕,心中一激靈:“石碣寄客……難道是他?不可能啊……”
思來想去,只有從偷書賊入手了。他當即派校工到高雄警察局送去一份通知,要他們立刻查清被緝捕一名“盜竊嫌犯”,該犯曾在某月某日於破爛市上賣過一本書,相貌特徵如下……
高雄的人口雖然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