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章 甘粕右衛門,臨高啟明之海外揚帆,吹牛者,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老師,您剛才講的我不是很明白,這些樹都不能吃,為什麼種它們反倒比種大米能養活更多的人呢?”課堂上甘粕右衛門操著結結巴巴的普通話問道。

項天鷹扶了扶眼鏡:“米澤的氣候比較寒冷,並不適合水稻的生長,就算把所有的土地都種上水稻,還是產不出多少米。種桑樹可以養蠶,種楮樹可以造紙,種漆樹可以做漆器,種麻可以造布匹,種靛青可以造染料。在日本一石二斗米才能換一兩黃金,可如果把楮樹的樹皮做成紙,再畫成浮世繪,只要一百枚就能換一兩黃金,這樣的話,生產浮世繪來賣錢換米不是比直接種水稻簡單得多嗎?而且楮樹的葉子還可以用來餵豬,果實和汁液可以入藥,只要利用好了,渾身都是寶。當年的謙信公的一個重要財源就是青苧,青苧不能吃,但是可以用來織麻布,而且做出來的衣服並不貴,很多平民百姓也買得起,所以很多商人都到上杉家來買青苧,商人多了,稅收就多了,國家就有錢了。”

甘粕右衛門點了點頭:“那為什麼主公不種這些……經濟作物呢?我聽說景勝公在世的時候,直江大人在米澤種了很多桑樹、漆樹和楮樹,可是後來就不種了。”

經濟作物雖然效益比糧食高得多,但是風險性因素也大得多。舊時空大量的農業中的大量騙局幾乎都是利用農民對經濟作物的特性不瞭解來行騙的。經濟作物投入大,大多需要特殊的生長環境或者種植條件;其次受市場波動的影響很大。糧食的價格,除非遇到災害或者劇烈的通貨膨脹,否則價格的變化是平穩的。經濟作物可就不一樣了,貴得時候賣到幾百幾千,賤得時候只能當肥料和柴火。

項天鷹組織了下語言說道:“這有三個原因。第一,你看在高雄這裡,天地會有各種各樣的技術,不論種什麼,都能既省力產量又高,可是米澤沒有這些技術,種植經濟作物就很難有好收成;第二,米澤缺少良好的道路和船隻,也不掌握產品的銷售網路。做出來的紙、生絲、漆器、麻布、染料自己運不出去,只能依靠往來的商人。既然你沒有自己的銷售渠道,你就沒有選擇權,只能按照商人的價格低價出售;而商人販運來得米價格高,所以百姓還是缺糧;第三,就是種植經濟作物需要本錢,可是幕府不斷給上杉家安排各種普請任務,又是修江戶石垣,又是修寺廟,一分錢也攢不下來。上杉家只能向商人借高利貸,高利貸越滾越多,最後變得永遠也還不完,百姓辛辛苦苦一年,種出來的米還不夠利息。”

“這麼說來,都是商人壞了事?!”

“也不能這麼說。”項天鷹想了想,“商人其實非常重要,雖然他們不事生產,但是流通四方貨物,移多補缺,對經濟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你不能指望商人講良心,畢竟他們拿出自己的本錢來行商,千里迢迢,冒著巨大的風險--比如到你們藩,海路不但有風暴,還會遇到水軍盜賊,出了事,不僅是沒了錢貨這麼簡單,連自己的性命都保不住。所以他不可避免的要追求最高的利潤。何況,運輸旅行本身就意味著極大的成本。你想想看,去江戶參覲一趟要花費多少?”

此時,江戶幕府時代最著名的燒錢活動參覲交代還沒有形成正式的制度,不過從島津家開始,外樣大名為了表示忠心,已經開始陸續的展開了此項活動。

甘粕右衛門思考了一會兒:“那……老師,元老院會去打倒幕府嗎?”

高雄的日本人大多是來自日本西南部的切支丹,但是甘粕右衛門不同,他的家鄉在日本東北邊陲的米澤。

米澤上杉家和西南的薩摩島津家、長州毛利家一樣,是少數幾家一直生存到明治時期的戰國大名之一。米澤上杉家的歷史是從人稱“越後之龍”的上杉謙信繼承關東名門上杉家開始的,上杉家脫離了瀕臨滅亡的絕境,並在戰國亂世中成長為地跨數國的大大名。但是上杉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霸魏

老周不莊

臨高啟明之海外揚帆

吹牛者

人在大明當噴子,氣壞朝臣

畢奇

家侄崇禎,打造大明日不落

薛定諤的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