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長寧國之第三十章 長寧山,臨高啟明之海外揚帆,吹牛者,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原來如此。”吳廷偉原來就奇怪黃森屏本來是在加里曼丹島北部的仙本那附近開局的,怎麼後世加里曼丹島北部完全沒有了華人的蹤跡,原來是經過了幾番天災人禍的打擊才逐漸敗退縮到中部沙巴地區的。
“不過說是興旺發達,山八港至今口數也不過八九千而己,和中原比就是個村寨罷了。”黃世東帶著自嘲的口氣說道。
“還是因為瘟疫的緣故嗎?”吳廷偉己經覺得這裡的事都可以和瘧疾扯上關係了。
“正是,說起來婆羅洲這裡常年多雨,陽光充足種起糧食來一年能收兩次,海里的魚也多,就是不種糧食到林子裡採摘野果也能混日子……可這裡的瘴氣實在厲害,以前我們進林子裡開荒,常常田還沒開好,開荒的人就死了大半,八年前費盡周折從唐山招募來了一批閩南人,我們幫著好不容易在神山腳下建起了五個村子,本以為可以在那裡開枝散葉,沒想到四年前一場大疫又把一切努力化為灰燼,這些新來的人幾乎全都死在了長寧山下。”
這樣的事情,可以說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新來的移民,都要在這嚴酷的考驗下倖存下來,才有機會在當地繁衍生息,開枝散葉。但是這種考驗幾乎是滅絕性的,新來的移民往往十不存一。
“真是太多災多難了。”崔雲紅對這些海外遺民心生出幾分憐憫來。
“這地方就是這樣,生離死別對我們已經習以為常了,就算是貴為天子後裔也難以倖免,阿燊的哥哥也是因為這瘴病走的,還好阿燊……啊不,皇爺被首長們神藥所救,不然這血脈就要斷在我輩手中了……還是中原好啊……”
“中原這幾年日子也不大好過,北方流賊兵災四起,旱澇往復餓死的百姓不知凡幾。”
“中原的事我也略有耳聞,真是想不到天朝上國竟也會遭持劫難。”黃世東感嘆道,“我們這裡的人,多是移民到此幾代的人了,說起唐山故國,總覺得是人間天堂,死得時候也祈禱能託生回故土。如今唐山天災人禍不斷,心中彷彿沒了依靠,空落落。如今聽聞歐洲的商人來說,他們那裡也是戰火不斷……天下如此之大,竟無一片安生之地。”
“有機會,你可以和你父親一起到臨高,到廣州去看看。”吳廷偉頗為自得的說道,“不敢說是人間樂土,百姓安居樂業這句評語是當得起的。”
“這我信得。不瞞首長說,這些年,首長在瓊州在廣府的事蹟,我們也聽了不少。”黃世東說,“黃某唯有一願:望崔首長和吳首長回去後能向元老院轉達我輩族人的殷切之盼,解我輩之疾苦,不勝感激……”
眾人在說話間,一座高大的山峰己經冒出地平線整個山頭了,
“首長請看,前方那座高山便是長寧神山了”黃世東手指向山冒出來的方向。
眾人都將目光投向這座高聳入雲的婆羅洲至高點--4095米的基納巴奴山,馬來語裡意為中國寡婦山。
在後世山名起源傳說中,有說是黃森屏的髮妻李惠娘在此山下葬故此得名,也有相傳是清朝一名華商在此地經商並和當地酋長之女結為夫妻,後來這名中國男子出海再未歸來,寡婦爬上山峰守望夫君歸來而得名……
神山名稱的起源在馬來當地人這裡有不同的說法,但本時空的基納巴奴山這會兒還有著正兒八經的漢語名字:大明永樂皇帝之御賜“長寧鎮國神山”。
1408年,渤泥國王麻那惹加那乃(即黃森屏)入華貢,在南京覲見期間因水土不服病逝南京,他留下“體魄託葬於中華”的遺言後下葬於南京雨花臺烏龜山,永樂皇帝派太監張謙護送新王遐旺回國。張謙抵達渤泥後,按照麻那惹加那乃“乞封國之後山為一方鎮”的遺願在在基那巴盧山下刻石立碑,賜封“長寧鎮國神山”,永鎮南洋。
實話說,從這些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