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手墨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41頁,三國之並虎,執手墨羽,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種觀念也不是不好,就是有點膽小慎微了些,難成大氣候。
但是,對於曹操而言,陳家的這種生存之道,卻是讓他有了嵌釘徐州的機會。
因為像徐州陳家這種勢力,雖然難以徹底將其綁在自己的陣營中,但也證明著他們並非和陶謙是絕對的一條心。
左右逢源才是他們的出路,這便給了曹操收買陳家的機會。
他曹操無需徐州陳家,徹底向自己效命,他只要徐州陳家,在未來吞併徐州的事情上,提供一些便利就行了。
(本章完)
第439章 青徐戰事2
次日天明,曹操軍按照計劃,拔營撤退,不再繼續進攻徐州各城。
眼看著曹軍突然撤離,固守在徐州各城中的陶謙軍,頓時各個震驚疑惑。
他們不知曹軍為何突然如此,難道這其中藏著什麼曹軍的詭計,曹軍其實是想要以退為進,誘引他們徐州軍出城來戰不成?
對於曹操的狡詐,徐州軍在這數月間的戰事中,也有了深刻直接的認識。
那曹操指揮的軍隊,每一步的行動,都暗藏著陷阱與後手,若不能清晰看破,就引兵應對的話,十有是要吃虧的。
因此,見到曹軍突然撤退的行為之後,各城之中的守軍依舊閉門不出,不敢有任何趁機追擊之心,只能派出斥候出城探查。
直到三日後,曹軍全體都退入了山陽郡內,並且疏兵散伍之後,徐州這才終於確定了曹操的撤兵事實。
自此,這場保衛徐州的戰事,以曹操撤兵為終結。
只一瞬間,勝利的訊息就傳遍了整個徐州,而在聽聞曹軍撤退之後,全體徐州軍民都不由鬆了口氣,連續數月的緊張態勢,終於在今日徹底破解。
此刻,徐州下邳城中。
糜竺立即前來求見陶謙,欣喜稟報導:&ldo;陶君,陶君,大喜事啊!大喜事啊!&rdo;
聽到糜竺的欣喜歡叫,陶謙不明所以,連忙親自出身迎接,對著糜竺問道:&ldo;子仲,你為何這般興奮喜悅?可是前方有勝利訊息?&rdo;
這徐州牧陶謙,雖然年紀老邁,但是其身上的彪悍,卻是一點不減。
昔日,這陶謙也是沙場武將,曾和車騎將軍皇甫嵩徵討過北宮伯玉,後來又和太尉張溫,共同徵討過韓遂、邊章,立下無數赫赫戰功。
而此後,其在擔任徐州刺史之時,更是親自訓練丹陽兵,擊破擾亂徐州的全部黃巾,並且施行屯田,恢復徐州的生產。
正是陶謙出眾的武略與才幹,讓陶謙在整個大漢朝廷,都有著賢能的美譽,亦是被徐州軍民推心崇拜,視為自家尊長。
不過,陶謙雖然備受平常百姓的愛戴,但他畢竟是出身尋常的小戶子弟,雖然其為人剛直大志,但是在這滿是世家大族的中原地帶,陶謙的生存也不太容易。
哪怕陶謙有能力、有志向,可是面對世家的脅迫與權勢,他陶謙也只能選擇屈從勾結。
而為了坐穩自己的徐州牧之位,陶謙更是分割出了無數權力,交給徐州的各個大家族把持。
唯有與徐州世家共享權力,他陶謙才能坐穩現在這個位置,否則只要徐州各世家稍微一反對,就能讓他陶謙滾出徐州。
不過,在徐州各個大家族中,陶謙並非全部都討厭,他最喜歡、最親近的,無疑就是糜竺所在的糜家。
與其他徐州世家的根深蒂固不同,糜家是近幾十年才崛起的新貴家族,並且還是以富商等賤業起家的。
因此,陶謙和糜家交涉之時,糜家遠遠不像其他世家一般強硬,甚至還反過來支援他陶謙,幫助陶謙有了些底氣對抗其他世家。
可是,糜家畢竟不夠龐大,只有糜家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