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手墨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34頁,三國之並虎,執手墨羽,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自此,北伐草原的戰爭已經徹底定勢,接下來的就是清剿殘存的餘孽,以及改造所有的匈奴部落,讓匈奴族徹底漢化臣服。
這個改造的過程是漫長的,當然也是十分值得的,唯有將匈奴人全部漢化,幷州北部的一大片地區,才能迎來真正的長治久安。
而執行漢化匈奴的負責人,丁靖任命給了對胡人文化極為熟悉的田豫。
此外,丁靖搭理削減匈奴部落的軍力配置,令匈奴部落按照基本需求組建自衛軍,絕不允許任何部落有大批超額軍隊的存在。
並且,丁靖還在草原上留下了數萬人的駐留軍,由悍將郭援和牽招各自為統領,以防草原上的匈奴族再次生變。
作為執行漢化任務的負責人,田豫知道漢化匈奴不是一場急促之事,必須循序漸進、慢慢改變。
當然,匈奴族本身的文化凝聚力極高,輕易間是很難令他們擯棄的。
對此,田豫在得到丁靖充分支援的情況下,對接受漢化改造的匈奴族,執行了大力度的獎賞和扶持。
而那些不願接受漢化改造的匈奴族,也不會受到什麼懲罰和限制,不過想要獲得丁靖所提供的獎賞和扶植,卻是沒有可能了。
將漢化作為獲得獎賞和扶植的前提條件,這絕對是一個釜底抽薪的好方法。
在一片混亂而又貧瘠的草原,各部落想要獲得更好的生活和資源,就必須接納丁靖提供的大量資助和優良政策。
為了讓部落變得富強繁榮,不少匈奴部落都被現實給打敗了,他們不得不摒棄匈奴那老舊的規矩和思想,開始接受丁靖所設下的規矩,接受丁靖對他們的漢化改造。
就這樣,草原上越來越多的匈奴部落,開始徹底接受漢化,而那些不願接受漢化的匈奴,也逐漸變得弱小和疲脊,以至於被其他強大的部落慢慢吞噬和兼併,永遠的消失在了草原之上。
……
從北伐匈奴的戰事,到改造匈奴的行動,先後已經持續了五年的時間。
這五年的時間裡,丁靖的河北出了展開了一些區域性戰爭練兵之外,一直都處於悶頭發展的狀態中。
也唯有如此,丁靖的河北才能在自我建設的同時,又拿出大批資源去執行漢化匈奴的任務。
五年過去了,絕大部分的匈奴部落,已經開始施行漢文漢語,一些稍微富裕的匈奴部落,甚至聯合起來主動南遷,尋找合適的地方構建城池,不再進行風餐露宿的草原生活。
五年的時間,丁靖也早已經從十多歲的少年,成長為了一個二十四歲的壯年,並且在定勢草原的時候,丁靖親自給自己取了個遲來的字。
丁靖的字很直接,那便是&ldo;定武&rdo;二字,就是彰顯他丁靖要用絕對的武力,來安定整個動盪的天下。
而這五年的時間,河北的人口總量也翻了近一倍,只因為物質和醫療的大幅度提升之後,就連最普通的農戶,也可以放心繁育子嗣。
當然,說到繁育子嗣,河北民眾最感興趣的,還是作為河北之主的丁靖。
這五年時間,丁靖的子嗣也多了起來,他的五房夫人都為他孕育了後代。
如今,丁靖膝下已經有五子三女,五子分別名為丁標、丁樉、丁棡、丁棣和丁橚,皆是丁靖五房夫人各自所生;三女名為丁幽、丁思和丁冰,除了丁冰是蔡琰所生之外,丁幽和丁思都是丁靖收養的女兒。
只是,哪怕家中子女已經有如此多了,整個丁族和眾文武,依舊覺得還是不夠。
為了保證丁靖基業的長久穩定,丁靖的家族和他麾下的勢力,皆是不斷勸丁靖繼續娶親,以更加延續後嗣。
最後丁靖只能被潮流所迫,又迎娶了喬瑁的二女,也就是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