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手墨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36頁,三國之並虎,執手墨羽,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面對法正如此狂妄無畏的回應,張郃也是微微一愣,不過張郃畢竟是思維敏捷、反應迅速的沙場大將,在稍微愣神片刻之後,張郃就立即回復了思緒。

對於法正的桀驁狂妄,張郃不但不覺得反感,反而有些讚嘆欣賞。

而張郃也兌現了自己的承諾,直接讓人將軍師將軍的印綬拿來,親自遞交到法正的手上,正式任命法正為自己麾下的軍師將軍。

隨後,張郃又召集軍中的文武,準備將法正引薦給眾人認識一下,並且順便把法正獻出的平蠻策再商榷討論一番。

在一番作戰討論之後,張郃任命黃忠為大將、法正為軍師、魏延為先鋒,領馬步大軍三萬人,前往川南執行平蠻戰事。

在大軍開拔的時候,張郃又派人廣發訊息,假稱劉璋並未身死成都,而是逃亡到了牂牁郡投靠朱褒。

並且,在傳揚假訊息的同時,張郃又令西川善辯之士立恢為使者,前往永昌郡出使拜見雍闓,請雍闓協助夾攻牂牁的朱褒,並且保證朱褒被滅、劉璋受死之後,封雍闓為南中王,爵位世襲罔替。

再說,李恢本就是建寧人,早年也曾遊歷過南中諸地,對南中之地的蠻族和豪強極為熟悉,所以張郃命李恢為使者,卻是最為合適的。

……

就在張郃在益州主持征伐南蠻大的戰事之時,坐鎮於長安城的丁靖也恢復了一絲輕鬆。

在長安經過了近一年的辛勤努力,這雍涼的土地之上,終於徹底的安寧了下來。

並且,丁靖還重新修繕了雍涼至太原和河套平原的直道,使雍涼和並幽北地能夠連成一片,極大的疏通了麾下統御的土地可以交通便利。

而正是因為道路的暢通,河北和草原上的許多物產,皆可以快速運輸到雍涼來,幫助雍涼進行建設發展。

當然,除了陸地上的道路被順暢理通,丁靖在東海瀚洋之上,也建立起了一個簡單的航道海路。

經過這幾年的發展,丁靖麾下的水師船業,早已經發展了好幾個高度。

如今河北的造船和航運技術,甚至比荊襄、江東等地還要發達數倍。

只是,北方畢竟沒有多少大江大河,內河航運發展得再高超,所能產生的效益卻依舊太少。

不過,丁靖本就沒有將船航技術的目光,全部都放在內河航運上,他支援船航技術發展的初心,便就是為了征服大海。

所以,在內河航運的技術發展到瓶頸之時,丁靖卻是將這打下的船航技術底蘊,全部又投入到了造船海航的層面上。

只是,征服內河雖然並不是很難,但是想要航行大海,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曾經,對於航行大海這種事情,華夏民眾也不是沒有進行過。

可是這樣的航海,不過是一種一往無前、沒有回頭路的冒險,例如徐福東渡。

而丁靖所要的航海,是要把握整片海域,使船隻出海之後,能夠往返自如。

當丁靖將大量的技術和資金都投入於航海之時,才發現這發展航海是有多麼的困難。

那橫行江河湖泊的船舶技術,在放入浩瀚縹緲的大海之後,卻好似滄海一粟,實在令人感到挫敗無力。

沒有合適航海的船隻,沒有成功航海的船員,沒有海洋風浪的具體認知,甚至連基本的海圖都沒有。

一切的一切,都顯得極度蒼白!

不過,萬事總是開頭難,這航海也不過如此!

為了先摸清大海的脾氣,丁靖麾下的水師和船業人才,最開始都只是在渤海灣航行。

等在渤海灣中航行順暢之後,才開始慢慢向東海探索。

終於,在遭受了無數次的失敗,折損了無數次的船隻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星河白鷺起

紅搖

江湖那麼大

語笑闌珊

我懷了仙尊的小龍崽[穿書]

大紅蓼

魂歸斷橋

與天筆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