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手墨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0頁,三國之並虎,執手墨羽,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但是此時的烏延軍,卻不是尋常的烏丸軍隊,此軍的首領烏延,本就是善兵而有威望,軍中士卒盡皆信服其統御。
就連烏延這等如此有威望的首領,都已經下了死志、死令,誓死也要誅殺截住公孫瓚,而作為士卒從軍的他們,又有何緣由貪生怕死,而不拼死以戰呢?
誓死而戰的烏延軍,緊握著手中兵戈武器,化作了一道道人牆,鱗次櫛比的阻截在公孫瓚大軍衝鋒突圍的路上,用血肉之軀作為阻攔。
此時,每一個烏延軍都知道,擋在公孫瓚鐵蹄長槍前,會有何種的結果。
但那又怎樣,最多不過一死而已,若可用一死而換公孫瓚突圍失敗,拉著公孫瓚一起陷軍在此,則就算是死,也是一筆大賺的買賣。
烏延軍悍不畏死的擋在公孫瓚的鐵蹄之前,雖然依舊難以擋住公孫瓚的衝擊之勢,但是卻也有了成果,那就是讓公孫瓚領軍衝鋒突圍之中,烏延軍以數命換一命的方式,以此來消磨公孫瓚軍伍的人數。
公孫瓚身邊只有一千多人,而且人人帶傷、人人疲乏,所謂蟻多咬死象,公孫瓚尚未衝出一半的路程,卻是已經令白馬義從折損了四五百人,而烏延軍也損失了過一千人。
雖然人數戰損比依舊巨大,表面上看來,公孫瓚的白馬義從還屬於賺了的一方。
但是公孫瓚的心裡,卻是在狠狠的滴血,他身邊的每一個白馬義從,都是他精心栽培挑選,廢了他極大的精力心血,就算他公孫瓚再冷血心腸,也依舊會心傷疼痛。
可是公孫瓚知道,此時不是心痛傷感的時候,他必須繼續保持軍勢沖速,絕不能停下奔騰的鐵蹄,若他的騎軍失去衝擊之勢,則就算他公孫瓚再強、白馬義從再勇,依舊是難逃出生天。
因此,公孫瓚只能不計損失的一直向西衝鋒,一直向西拼殺,一直向西前進,就算攔路的是槍林箭雨,他也不能停下腳步,必須捨命而沖,如此方能向死而生。
公孫瓚衝鋒著,身邊的白馬義從,也在一個個減少,他們不知道自己已經殺了多少人,也不知道自己衝出了多遠,公孫瓚只感覺自己的手臂已經開始發酸,一日的拼殺,已經讓他的身體疲憊不已。
就連公孫瓚都是如此狀況,更別說隨軍在他身後的眾白馬義從了,亦是人人疲憊力乏,戰鬥力極度低靡。
……
也不知過了多久,公孫瓚終於看到了一絲突圍成功的跡象,他感覺阻攔在自己馬前的烏延軍,已經越來越少了,而公孫瓚抬首向前望去,只見數十米外已經開始變得空曠一片,正是烏延軍阻截的邊緣,只要衝到那裡,他們就擺脫了烏延軍的阻截糾纏,就可以肆意縱馬馳騁,安然退走。
眼看著公孫瓚就要成功突圍,卻見西北面又是一道黑壓壓的騎軍衝來,此軍亦是胡軍打扮,但是軍馬陣伍卻是更井井有條,與尋常的烏丸之軍,卻是大不相同。
這支軍隊雖是幽北胡軍,但是卻不是烏丸族軍,而是更北方而來的鮮卑軍。
此支鮮卑軍的人數雖是不多,只有區區的三千人,但是他們的氣勢,卻如同萬馬奔騰,顯得威壓十足。而這支鮮卑軍的統帥之人,卻是鮮卑族首領之一,扶羅韓的兒子洩歸泥。
扶羅韓此人,乃是鮮卑軍中,唯一正面領軍戰勝過匈奴軍的首領,部族勇士過萬,自命大人,威勢浩蕩無比。
而扶羅韓的兒子洩歸泥,亦是鮮卑軍年輕一輩中的最佼佼者,是鮮卑族中戰武無雙第一的悍將,曾一人單挑十二匈奴戰將,被匈奴人都誇讚視為猛士。
(本章完)
第187章 洩歸泥
此時,洩歸泥距離烏延軍的末圍,卻只有一里地之距,正能看清烏延軍此時的情況。
見到烏延軍混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