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手墨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5頁,三國之並虎,執手墨羽,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幽州的北平太守公孫瓚,雖然加封中郎將,然而卻是劉虞下屬,受到劉虞的節度。
這公孫瓚雖為幽州豪傑,卻是粗魯不已,常常縱容帳下軍士襲擾民眾,強搶財物,劉虞多次勸阻皆無效,反而被公孫瓚強勢駁回咒罵。
也因此,劉虞與公孫瓚矛盾日重,關係不睦。
可雖然劉虞與公孫瓚關係不好,又有袁紹使者閻志來說,但是劉虞卻忌憚公孫瓚將悍兵強,不甘和公孫瓚輕易開戰。
此外,劉虞對袁紹此人也不敢信任,畢竟袁紹之前謀奪冀州就是詐騙公孫瓚合擊的,最後卻驅兵相向公孫瓚之軍,這一點劉虞可是看得十分清楚。
劉虞也很害怕袁紹故技重施,陷害自己與公孫瓚開戰,到時候他袁紹作壁上觀,不管自己死活,他劉虞豈非冤死。
然而劉虞想不到,就在袁紹使者閻志拜見自己之時,另一面的右北平,袁紹則派人秘密傳遞訊息給公孫瓚,將自己打算與劉虞合擊他的事情告訴了公孫瓚。
果然,公孫瓚得信後,心中大疑,立即派出探馬去薊城和界橋打聽情報,正好見到界橋處鞠義的重兵層層不絕,大有北上進攻幽州之態。
而薊城處,公孫瓚探子亦是打聽到了閻志訪使劉虞的訊息,得聞如此,公孫瓚頓時大急,連忙派部將引重軍屯駐昌黎、泉州二地,嚴防薊城劉虞。
然而公孫瓚想不到,當他派重兵屯軍昌黎和泉州二地後,其帳下將校王雄、夏舍竟然已經被袁紹派人秘密收買。在這二人的多次挑唆下,公孫瓚帳下的這幫悍將匪兵常常越過地界,多次前往薊地劫掠平民百姓。
一時間劉虞治下民不聊生,徒遭兵匪之禍,苦不堪言。
劉虞對此勃然大怒,置信呵斥公孫瓚,讓公孫瓚注意收斂下帳下軍將的行為,言辭激烈憤慨,列數公孫瓚軍士的匪行罪跡。
公孫瓚亦是素知自己帳下軍將的本性,這幽燕苦寒,常年要和異族作戰,士卒本就每每刀尖舔血卻又不易兵出橫財,因此為了保持帳下軍士的悍勇戰力,公孫瓚對帳下軍士的匪行基本保持默許態度。
只是這次讓公孫瓚也沒料到的就是,他計程車兵竟然搶奪到了劉虞的地盤治下,故而讓劉虞如此發作憤然。
本來公孫瓚還想和劉虞致歉的,然而劉虞送來的信裡,言辭格外激動,怒斥他公孫瓚不止。公孫瓚本就因敗給袁紹而憤怒不已,心裡哪裡受得了劉虞又來謾罵自己,頓時勃然大怒,回信亦是指責告發劉虞,言稱劉虞縱容異族橫行幽州,反使我漢族民眾生活艱難。
劉虞得公孫瓚回信,怎受得了公孫瓚這副勾結異族殘害同族的帽子,他劉虞雖然與異族互通市場,為異族善分土地,頒布漢胡共處的條令。
但是在劉虞的心裡,只是想保持幽燕安定有序,民眾免受戰亂之苦罷了,怎會有背棄同族的心思。
對於公孫瓚的言語誣陷,亂扣帽子,劉虞頓時憤怒難扼,終於按捺不住除掉公孫瓚的心思,立即回見閻志,轉而通知渤海袁紹,言稱同意共擊公孫瓚。
袁紹得閻志訊息,頓時大喜,下令鞠義在界橋佯攻北上,擺出浩蕩助威劉虞進兵的樣子。
而劉虞見界橋鞠義大軍果然旗鼓嚴整,並且已經對公孫瓚所轄的邊境展開小規模戰鬥,頓時心中安穩,立即揮軍出薊城,親自引軍兩萬來攻北平公孫瓚。
就在劉虞出兵在即,從事程緒卻是阻攔勸道,言稱說:&ldo;公孫瓚勇武好鬥,乃幽燕豪傑,冒然引軍去攻,難有勝算,請州牧再做謀算,待準備充足再攻北平不遲!&rdo;
劉虞聽完程緒話語,卻已經箭脫弓弦、不可收手了,他如今軍馬齊備,就要出城,若就此罷手,不說被幽州各勢力恥笑,亦是暴露了自己對公孫瓚的態度。
若不趁機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