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手墨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6頁,三國之並虎,執手墨羽,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ldo;不過……&rdo;公孫瓚突然語調一轉,語氣頓時冰寒鋒銳,言道,&ldo;那烏延羊馬甚多,我們不能向他們求要食物,用鋼刀和鐵蹄去搶,這樣才行!&rdo;
聽公孫瓚話語,帳中所有人皆倒吸一口氣,想不到公孫瓚竟然有如此打算,打算去攻伐烏延,搶奪羊馬補給大軍,此想法簡直驚呆了在場所有人,要知道此時烏延可算是他們的盟友身份。
不過在公孫瓚的眼裡,他可從來沒有把烏延視作盟友,只是把烏延當做跟在獵人身後討食的土狗罷了,他要攻伐烏延,完全沒有捅刀盟友的顧忌。
就在此時,有士卒進入帳內,面色慌張,稟報導:&ldo;主公,一刻鐘前,烏延帶著他的烏丸騎軍撤走了,無一人繼續留在營中,我等未曾預料,故而阻攔不住!&rdo;
原來,今日烏延見到公孫瓚糧草輜重被焚燒,又見攻城大軍未能攻破薊城,烏延料想公孫瓚此時大軍狀況極度不佳,士氣萎靡、糧草不足。
如此情況,烏延覺得公孫瓚可能不會急著再攻薊城,應該會退避三舍,暫時重振旗鼓,再作謀劃。
以烏延對公孫瓚的瞭解,他知道公孫瓚不破薊城,是不會輕易撤退回北平的。
如今北平糧草短時間未籌集送到,烏延和公孫瓚作為對手數年,明白公孫瓚的心態,料想公孫瓚必回引軍攻伐自己,奪取羊馬為大軍補給。
烏延身邊軍馬只有萬餘人,根本擋不住公孫瓚的白馬義從,烏延心中害怕驚恐,只好帶著全軍先逃,遠離公孫瓚大軍營寨。
聽到士卒稟報,公孫瓚眉目燃火,怒急萬分,一腳踢翻面前桌案,大罵道:&ldo;烏延小兒,腿腳倒是夠快的!&rdo;
烏延逃走了,不明去處,很可能已經折返回北平的部族了。
如此,公孫瓚的搶奪計劃也落空,食物補給不足的危機再次擺在眾人面前。
所有人都錯愕的看向公孫瓚,不知如何是好,公孫瓚的臉上亦是陰沉一片,心中怒急,大喝下令道:&ldo;來人,將尾敦帶過來!&rdo;
原來,公孫瓚的投槍雖然正中尾敦的身體,卻是隻穿過尾敦臂膀,廢了尾敦一條胳膊,卻沒有瞬取他的性命。
尾敦未死,公孫瓚亦未補刀取命,而是令人將尾敦綁縛看押,準備擇日再讓尾敦嘗嘗真正的生不如死。
&ldo;公孫狗賊,要殺要剮給個痛快,若不殺我,來日必讓你再後悔一次!&rdo;
尾敦被押入大帳內,頓時破口大罵不止,如今他燒了公孫瓚的大軍糧草,對公孫瓚大軍造成了巨大的損失,雖未手刃公孫瓚,卻是為劉虞盡了最大的復仇,如今,他尾敦已是毫無畏懼。
大丈夫生於天地間,一死何懼!
公孫瓚看向尾敦,知道尾敦此時的心態想法,嚴格而言,尾敦的性格和他公孫瓚還真的有些相似,皆是睚眥必報、絕不屈服的人。
公孫瓚知道,對付尾敦這種人,殺了他是便宜了他,唯有當著他的面捏碎他在乎的東西,才能算是徹底的折磨。
尾敦趁著公孫瓚就要奪下薊城之時,燒了他公孫瓚的糧草,讓他公孫瓚一瞬間從勝利到失敗,這樣的打擊對公孫瓚而言,簡直比正面打敗他還讓他惱怒。
此時公孫瓚惱怒萬分,不知是否要繼續拼一次,冒著士卒譁變的危機,再攻薊城,看能否在三天內攻下薊城。
或是,就此先暫時退兵,返回北平重整旗鼓,待軍備充足,再來謀奪薊城清雪遺恨。
公孫瓚決定當著全軍的面,將尾敦五馬分屍,用血腥暴力來重燃軍士兵銳,若士氣可用,就繼續攻城,若士氣難提,就退兵暫回北平。
公孫瓚打定主意,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