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手墨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6頁,三國之並虎,執手墨羽,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公孫瓚的臉上已經是一片鐵青,這一刻他也終於意識到,這烏丸人還真的在此早早設下了埋伏。
想著自己堂堂白馬將軍公孫瓚,竟然被烏丸人給伏擊成功了,公孫瓚只覺得憤怒羞愧不已。
不過,此時已經不是他公孫瓚惱羞的時候了,當務之急是快點引軍脫身才是。
公孫瓚立馬大吼道:&ldo;全軍不要下馬,也不要怕被箭矢射到,隨我向山下快點行進!&rdo;
聽到公孫瓚號令,眾軍立刻明白了,這些箭矢躲是躲不開了,想要反擊蹋頓軍箭手,也不可能做到。
如此情況下,他們只能逃竄奔遠,只要退出這箭矢的射程,那麼就安全了。
只是這密林之中,戰馬根本奔跑不起來,只能緩步向前,行進速度極慢,還不如下馬步行的速度快。
可是公孫瓚等殘軍都知道,他們絕不可能棄馬步行的,若是沒有戰馬傍身,就算他們衝出了這片密林而成功抵達山腳,也不可能逃出蹋頓軍的追擊。
此時,公孫瓚殘軍的每個人,包括公孫瓚自己在內,都是抱著向死而生的意志,緩緩向前不斷前進著。
公孫瓚身邊的白馬義從,一個接著一個中箭倒下,倒下的人將永遠倒下,沒人能夠幫他們重新站起來。
這一刻,公孫瓚的眼中竟然有些傷感,自從軍以來,他還是第一次有這種感覺。
窮途末路之下,就算是勇戾如他,也難免心傷無比。
最後,又留下一百多具屍體之後,公孫瓚殘軍終於衝出了蹋頓軍箭手的射程範圍,他們再也不用擔心箭雨的奪命襲擊了。
只是雖然還有一百多人尚存,但是卻沒有一個人是身上完好的了,每一個人都或多或少的中箭負傷,就連不少戰馬都中了箭矢,甚至有些戰馬至少中箭十支,恐怕連奔行都很難做到了。
就連公孫瓚自己,連人帶馬也中箭五矢。
每個人的臉上都是哀痛之色,他們本以為自己即將可以逃出生天,卻想不到竟然會落入了敵人的圈套之中。
此刻,每一個人都知道,剛才的那陣箭雨伏擊,恐怕只是一場開胃小菜,在這密林之中,一定還有更多的蹋頓軍埋伏。
(本章完)
第267章 逢生
就在所有人仍舊惴惴不安之時,異動果然如期而至,空中突然落下數以萬千的小玩意兒。
&ldo;不好,是鐵蒺藜!&rdo;公孫瓚突然吼道。
鐵蒺藜,本是一種防禦器材,多被軍伍用來佈置在道路、城池和營寨周圍,用來遲緩敵軍的行動。
原來,蹋頓也在這裡的樹冠上佈下了埋伏,或許是弓箭手的數量不夠吧,伏擊在樹上的,並非是蹋頓軍的精銳弓箭手。
但是樹上的伏擊之軍,雖沒有弓箭等殺器,卻有著比弓箭更恐怖的利器,那便是鐵蒺藜。
在公孫瓚殘軍逃至此處之時,埋伏在樹上的蹋頓軍,立刻將手中的的籮筐,向著地面拋灑抖動不止。
而這籮筐之中,則全都是鐵蒺藜。
一時間,無數的鐵蒺藜從天而降,從頭澆落在公孫瓚殘軍的身上。
這些鐵蒺藜從樹上灑落,不但勾連、撕爛、扎傷了不少白馬義從,而且還落滿於地面,令公孫瓚殘軍根本無法動彈一步。
只要他們微微一動,戰馬就會踩在這些鐵蒺藜之上。
屆時,戰馬吃痛之下,必定會瘋狂亂動,根本不受白馬義從控制,會將馬上的白馬義從丟擲下馬。
而白馬義從落馬之後,血肉之軀必定被滿地的鐵蒺藜扎中,若是扎中要害,甚至可能直接當場死亡。
就算沒有扎中要害,鐵蒺藜的尖刺也將重創人體,令被扎之人瞬間失去戰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