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手墨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4頁,三國之並虎,執手墨羽,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只怪袁紹威名日久,家世又為四世三公,相比於初步崛起、威名初顯的丁靖而言,在鄴城這等地方,世家官吏更傾向於袁紹一些。
不過自韓馥嚇死沙場後,鄴城也是混亂一片,城中稍有資本的,紛紛尋找外援,有向南而去中原的,有求助袁紹的,亦有心向丁靖的,繁雜錯亂。
唯有鄴城城守張郃,此時統領鄴城殘餘數千兵馬,緊守城池,不做任何搖擺。
丁靖大軍來到魏郡,卻不見張郃放開鄴城,迎軍入城,頓時不解,便問向身旁辛評道:&ldo;你不是說叔父昔日部下皆願服從幷州麼?為何鄴城不放城門?&rdo;
辛評卻是尷尬不已,說道:&ldo;張儁乂年輕固執,其身受韓冀州恩義,言稱誰能打敗田楷、劉備,便將鄴城奉送與誰,故此自守城池,坐觀不動。&rdo;
丁靖聞言瞭然,心贊張郃心性忠義,也不強求鄴城歸順,而是將兵鋒直指清河郡一帶,只怪那裡盤踞著田楷的青州大軍,丁靖欲得冀州民心,必須擊敗田楷,以報韓馥之仇。
就在丁靖領軍朝清河郡前進之時,袁紹之子袁譚,亦領呂翔、呂曠為副將,領兵八千前往青州平原一帶,欲直搗黃龍,打碎田楷、劉備後地,截斷二人糧道補給。
然而劉備雖出身低微,卻師從盧植門徒,又徵戰多年,心中亦懂得韜略。
當劉備見袁紹本部大軍集結鉅鹿,卻只是襲擾清河,沒有全軍出擊的打算,劉備便察覺了事情的不妙,認為袁紹必有秘計。
於是劉備遍派斥候探尋,就連渤海地界都派出了不少的探子,果然不出劉備預料。
在探馬斥候的搜尋下,果然發現一支渤海軍,由袁譚統領,繞道樂陵,直抵平原一帶。
劉備於此便知,袁譚此軍,必是朝自軍糧道而來,想要截斷自軍與青州本土的聯絡,阻斷大軍輜重補給。
糧草乃大軍之首要,劉備豈能容忍袁譚奇襲得逞。
於是劉備便將自己所得情報告知田楷,田楷亦是大急,撥兵三千與劉備,再加上劉備自軍四千人,總計七千軍馬,退至青州平原,阻擊袁譚軍。
劉備心知袁譚帳下軍卒,乃是行那奇襲任務,必是渤海軍精銳軍伍,劉備自持帳下有關、張之勇,卻也不敢正面阻擋袁譚的軍隊,那樣只會徒增自己軍伍的損失。
因此,劉備遍觀青州地圖,將平原各處險要地勢盡皆表明,心中自是有了一個計劃。
劉備讓士卒裝載砂石於袋,假裝糧草袋狀,每日於大道押送不止,不斷朝平原高唐聚集。
另一方面,劉備影軍於龍溪、膝山二處,此二地乃安德城進擊高唐城的必經之路。
當袁譚大軍來到安德城之時,為了以防萬一,袁譚便派出斥候探馬前往平原腹地蒐集情報,正巧見到每日都有無數假裝糧草護送的砂石袋車馬朝高唐聚集。
得知此等情況,袁譚便猜測高唐城定是田楷、劉備大軍的屯糧重地,於是便開始謀劃攻打高唐,襲取糧地的策略。
在劉備的有意展示之下,高唐的守軍並不嚴密,只有兩千餘常規守卒,防範也是稀疏,漏洞百出。
袁譚不知此中乃劉備故意示弱,也不思慮,便引軍傾巢而出安德城,直衝高唐城而來,全然不曉自己中了劉備圈套。
當袁譚大軍行至龍溪、膝山二處時,也不猶豫,直接穿行而過。
突然龍溪、膝山二處銅鼓齊響,兩側各自殺出數千兵馬,紛紛由關、張二人統領。
袁譚大軍絕沒料到此地會有埋伏,毫無準備之下,被劉備軍卒打了個措手不及。
還好袁譚軍卒皆是渤海軍精銳,不備之下亦是反應迅速,連忙列陣阻擊,不至於一擊而潰。
卻無奈關、張二人實在悍勇,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