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手墨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4頁,三國之並虎,執手墨羽,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文丑不肯放過,在幽燕大軍之中往來衝突,趁勢追趕公孫瓚不休。
公孫瓚手下四員健將見狀,一齊迎戰,卻被文丑一槍,刺一將下馬,其餘三將盡皆驚懼,紛紛撥馬逃走。
顏良、文丑趁勢衝殺不止,幽燕大軍損失慘重,難以阻擋二人兵鋒,唯一退路的界橋之上,又有鞠義領兵阻斷,無路可退。
幽燕軍驚駭,紛紛跳入磐河中,以為能遊過河而北逃,無奈磐河水急,溺死沖走者不可數。
自此一戰,公孫瓚帳下將士折損過半,元氣大傷,只能緊守磐河界橋以北,不敢再輕易出戰。
而袁紹卻不肯放公孫瓚有一絲喘息之機,星夜領兵至界橋,與顏良、文丑匯兵一處,又聯合鞠義的冀州兵,共同北上追擊公孫瓚。
磐河一戰後,冀州形勢大轉,公孫瓚難擋袁紹,進入守勢階段。
此時,位於青州的田楷,其本是公孫瓚部將,聽聞公孫瓚在冀州戰事不利,立刻領著萬餘兵馬向冀州進發,欲襲擊袁紹後方,助戰公孫瓚對抗袁紹。
(本章完)
第68章 令人破膽的關雲長
田楷領軍從青州北上冀州支援公孫瓚,途徑平原郡時,平原令劉備帶著義弟關羽、張飛二人,領馬步兵馬三千前來助戰。
原來公孫瓚與劉備曾經同在盧植門下聽學,雖並非盧植正式弟子,卻同為盧植門徒。
二人聽學於盧植之時,便互有情義交集,有同窗好友之情。
公孫瓚與袁紹交戰之時,劉備就想要前去支援,無奈平原地小,軍馬不足,若是妄動,必遭袁紹率先攻打,不用幾許便會敗亡。
如今田楷攜軍北上支援,劉備抓住機會,立即與之會合一處,共同助戰公孫瓚,攻打冀州。
袁紹此時大軍正與公孫瓚大軍在磐河大戰,實在不敢分兵南下抵擋田楷、劉備,只好修書韓馥,讓韓馥在鄴城派點軍馬先阻攔拖延。
待袁紹擊潰公孫瓚大軍,讓公孫瓚不再具成威脅後,袁紹再南下攻伐田楷,還可乘勢拿下青州。
此時韓馥、袁紹乃一根繩子上的螞蚱,唇亡齒寒,田楷、劉備來犯,袁紹對付公孫瓚而無暇顧及,韓馥自當不再畏縮,必須出擊阻截才是。
於是韓馥命張郃暫領防守鄴城,其自身親自帶著大將潘鳳,攜耿武、閔純二人,領軍兩萬迎戰田楷、劉備。
韓馥、田楷兩軍於清河郡對陣,往來交戰,互有勝負。
戰事僵持之下,劉備引軍至韓馥陣前擬戰,並令二弟關羽前去叫陣。
關羽馳馬提刀至韓馥軍營陣前,口中大喝不止,道:&ldo;關羽在此!爾等誰來受死!&rdo;
劉關張三人在虎牢關前戰呂布,勇武之名早已經傳遍天下,又見陣前關羽如此盛氣凌人,韓馥軍中將士盡皆害怕,不敢與之對戰。
韓馥帳下耿武見此行狀,連忙出言道:&ldo;關羽叫陣,我軍避而不戰,士氣必定有損,於防守不利。&rdo;
&ldo;那該如何是好?&rdo;韓馥也驚慌問道。
耿武聞言一頓,立即獻策道:&ldo;不如退軍暫避鋒芒,放田楷、劉備北上攻伐渤海軍,袁本初軍中兵精將強,田楷、劉備短時間必不能撼動渤海軍陣腳,此時我軍再從後攻伐二人,則勝利在望。&rdo;
耿武的建議對於韓馥軍而言實乃良策,不過如果韓馥這樣做的話,等於賣了袁紹一手,如此陷害友軍之舉,必遭天下人恥笑,於名義不值,反而令冀州本土居民鄙夷韓馥為人,不再信服於他,對其統治不利。
帳下閔純聽後,連忙進言:&ldo;主公不可!如此必受人把柄,若公孫瓚、田楷被打走,袁本初必以此為由,攻伐我冀州,屆時我冀州民眾也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