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手墨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1頁,三國之並虎,執手墨羽,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陳宮見王匡一味死守,白白將戰勢轉為被動,心中嘆息,便向王匡建議道:&ldo;將軍,丁靖大軍騎步混雜,又急於解救安邑,必派先鋒騎軍前來探查我軍虛實,若是能伏殺這支先鋒部隊,可鈍其兵銳,打擊幷州軍士氣。&rdo;
&ldo;公臺有何見解?&rdo;王匡亦是問道。
&ldo;聞喜城以北三十里外有兩座山,兩山相隔不過一里,成疊山之狀,又是在襄陵南下聞喜的大道之旁,乃是極好的伏擊地勢,&rdo;陳宮笑著撫須,娓娓道來,&ldo;吾猜丁靖先鋒部隊必從此路經過,若在此設伏,可取大勝。&rdo;
王匡聞言卻是思慮片刻,說道:&ldo;吾觀丁靖用兵有道,其帳下先鋒必定也是謹慎懂兵之人,如此明顯的伏擊地點,幷州軍不可能不防備,怕是不會輕易中伏。&rdo;
&ldo;將軍勿憂。&rdo;陳宮繼續說道,&ldo;吾亦知丁靖帳下人才濟濟,不過若是讓人於前山設伏時故意露出馬腳,引幷州軍襲來,當我軍前山伏軍退至後山時,幷州軍必無防備,屆時前軍轉後軍,與後山伏軍一齊殺出,可取得全勝。&rdo;
王匡思慮片刻,認為這樣做也行,伏擊成功自然最好,若是伏擊不成也不至於落敗太慘,也能還算安然的撤退。
如此不虧的買賣,王匡當然不會猶豫,立即下令道:&ldo;胡班、韓浩,汝二人與公臺先生領軍八千,伏擊於疊山,一切號令聽從公臺先生為準。&rdo;
&ldo;諾!&rdo;二人連忙答道。
……
話說丁靖奪回襄陵後,星夜起軍繼續南下,朝聞喜而來。為了節省行軍紮營時間,丁靖便令趙雲為先鋒,楊奉、韓暹二人為副將,領三千快騎先走。
丁靖給趙雲的任務很簡單,就是率先到達聞喜,若是聞喜能攻下就奪取,若是不能攻就找好合適的大軍駐紮營地,多派探馬打探河內軍虛實,為後面大軍節省時間。
三人得令後,不敢怠慢,即刻起軍出發。
數日後,趙雲先鋒軍終於來到聞喜北面三十里處的疊山前,便停下大軍步伐,並未徑直穿過疊山下的大道。
&ldo;先鋒為何停滯不前?&rdo;見大軍不動,副將楊奉、韓暹撥馬至趙雲身旁,不解地問道。
趙雲卻是不急,手指前方疊山前山說道:&ldo;二位將軍看那山有何不同?&rdo;
韓暹聞言頓時朝前山看去,不解喊道:&ldo;也沒啥不同呀,不就是座山丘嗎?能咋了?&rdo;
&ldo;此山位於大道旁,山勢險峻,可埋伏軍!&rdo;楊奉卻是看出了前山的端倪,警惕說道。
趙雲聞言點了點頭,說道:&ldo;楊將軍所見與我相同。&rdo;
&ldo;唉,真是婆婆媽媽的,那山裡有沒有伏兵,讓韓爺爺我去看看不就行了。&rdo;
韓暹大叫一聲,領本部兵馬不走大道,徑直朝那前山而來,趙雲、楊奉見狀,恐韓暹有失,緊隨其後帶軍而來。
卻說前山裡躲著著的正是王匡外甥胡班,他領軍四千在此伏擊,見丁靖軍前鋒不走大道,卻直接向他這前山而來,心中亦是瞭然,竟沒有絲毫驚慌。
&ldo;果然不出公臺先生預料,來人,撤退!&rdo;胡班連忙下令道,立時前山裡的伏軍轉瞬撤退,不與趙雲前鋒軍交戰。
趙雲、楊奉見前山退出數千伏軍,心中頓時輕鬆,心想還好留了個心眼,不然就出大事了。
而韓暹見真有伏兵在此,心中亦是驚駭,又見沒能及時上山,放了伏兵安身而退,卻是略感惋惜。
見幷州軍前鋒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