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手墨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6頁,三國之並虎,執手墨羽,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避禍。
其中多數都是逃亡荊州、益州等安穩之地,只是這兩州位於南方,路途遙遠,也因此亦有無數民眾向幷州遷徙流亡。
幷州已被丁靖統一一年多了,雖是偏遠僻壤,卻是一個安穩的好居所。再加上丁靖休養生息、善養民眾的政策不斷,讓丁靖的口碑也還不錯,於是每日都有流民遷徙至幷州,如今已共達數十萬,且依舊每日劇增不止。
丁靖的幷州乃苦寒之地,雖是庫倉中略有積蓄,然而幷州本身又在發展之際,自身消耗極大。
如今突然湧來如此多的人口前來幷州,丁靖實在無力接濟,丁靖為此忙得焦頭爛額不已,終日與賈詡、荀攸等人謀算不已,儘量安置撫恤新來幷州的民眾,並指導他們開發幷州荒地,自耕自織,自食其力。
只是要完全解決這其中諸多問題和隱患,讓新入流民做到自食其力,必是曠日持久之事,如今幷州官倉的儲量,已經難以支撐到那個時候。
……
晉陽,蔡府。
自蔡邕被裹挾到幷州後,見幷州並未想像中那麼不堪,反而更加安穩有序。
於是蔡邕散盡家財,在晉陽城內購下一處還算合適的府院居住,又在城外買下不少良田,又將良田租賃出去,以此為資獲得薄利,雖不是大富大貴,卻也能源遠流長,滿足一家飲食居用。
此時蔡邕雖不在朝廷重職,已做退隱養老之態,然而他的名氣實在太大,作為東漢名儒,當他的居所被暴露後,每日都有無數士子文人前來拜見。
只是這些文士之中,卻多是凡夫俗子,並無什麼大才本領,只是被蔡邕名氣所引,前來觀瞻蔡邕而已。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