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上加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4節,舊時燕飛帝王家,狂上加狂,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到了如此這般的地步。
當下便是恍然大悟,點著頭寫過了魏公公。待得回了禮部,便是將先前制定好了的章程全數推翻,著重潤色了封后大典的流程,新後的鳳袍,也揀選了百名精湛的繡工精心趕製。鳳輦也是請了工匠重新鑲嵌寶石,拉縴金絲裝裱一新。
可是偏偏還是有人不識相,因著短缺了魏公公的指點,大著膽子來給新帝滾燙的心腸潑冷水來了。
雖然還未登基,但是驍王依然在龍椅之旁設座開始主理朝政了。
早朝過半,便是有人大著膽子請奏驍王,這新後人選當慎而又慎。萬萬不得被女色所惑,選出個出身卑賤,不堪鳳儀的女子為後,讓百夷藩國恥笑,朝中的文武寒心……
因著請奏的乃是位老翰林,文采斐然,引經據典,慷慨激昂,只聽得在場的百官頻頻點頭,愈加覺得新帝在皇后的人選上不大慎重。
驍王臉色不驚不喜,從案上奏摺中挑了一本,命魏公公交給這位老翰林。
“卿將這份奏摺念出來,讓文武百官都聽一聽。”驍王說道。
老翰林不知驍王何意,展開奏摺大聲的念出來。這份奏摺是關於連通京城和淮南的運河的。淮南乃在三季之時乃是稻米之鄉,更因為緊挨伯夷女國,香米名揚天下。民間有“淮南熟,天下足”的諺語。但是淮南和朝廷腹地交通不暢,每年都要耗費大量民力物力,才能將淮南的糧食運出,折算下來每運出一擔糧食,就要損耗三擔糧食。如果開鑿了運河,淮南的糧食就能水路運到腹地和京城了…
老翰林唸到這裡,朝臣們紛紛搖頭。這份奏摺卻是想當然了。淮南糧食不易運出,大家豈有不知之理。前朝大梁時,就曾經計劃築路或開鑿運河,但幾經周折都因為徵用民夫過多,耗費錢財太多而放棄了。後來驍王治理淮南雖然開通了商路,連線了老舊的運河,然而一到汛期,河水滿溢,便是不能通船。而這份奏摺裡卻是大膽提出,開鑿新的運河,既可以在汛期起到分流洪水的作用,同時也便於更多的船隻通行,南北更加暢通無阻,老翰林繼續念奏摺。下面卻是建議修建很多新的器具,有開鑿船,鐵鑿,鋼尺等,共計六種工具,並詳細說明了工具的製造方法。按奏摺所述,使用新工具後,開鑿運河的速度可提高叄倍,而耗費的人力物力只有原來的不足一半。
老翰林唸完,朝臣們一時間竊竊私語,直向寫出這奏摺的工部侍郎尉遲敬賢投去讚許的目光。
霍尊霆不動聲色的問:“尉遲愛卿,為何你這份奏摺對淮南運河的見地如此通透?”
尉遲敬賢趕緊出列說道:“臣委實不敢居功,開鑿運河的方點陣圖紙俱是雅玉王妃在淮南時,親自帶人勘察河道,逐一詳實繪製出來,因著是新近繪製的,內容要比工部先前繪製水道圖還要詳細準確,避免了施工時許多無謂的錯誤,而且每一河段的吃水量也是記錄詳實,需要擴寬加深的地方都逐一標註出了。這樣的圖紙沒有兩年的時間是繪製不出的。而且那些勘探工具,許多是雅玉王妃的獨創,臣當初拿回工部時,同僚們也是嘖嘖稱奇,讚歎不已……”
其實尉遲敬賢說的前半段倒是實情,飛燕身在淮南時,因為主理船塢事宜,深切感到運河在汛期的不便,便是起了彌補的心思,組織人手勘探,只是後來驍王被調至北疆,才被迫中斷,待得回了京城後,她心內一直掛念這未盡的事宜,才請示了驍王后,將圖紙一併給了身在工部的堂弟,囑託他代為為完成。
但是那些奇巧的工具,其實都是端木先生的手筆罷了,不過飛燕頂了黃千機高徒的名頭,這般說辭卻是不會惹人質疑的。
聽了敬賢的話後,驍王的臉色慢慢有些陰沉了:“本王的王妃雖然因著家中逢變而受過些苦楚,然而正因為如此,她深知庶民之苦楚,體味了民間百態,與本王在淮南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