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善之家
二十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積善之家,青雲不墜(古言 1V1),二十七,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二十匹流雲錦,日後留給女兒當嫁妝,如今只織到第十六匹……妾身恐怕看不到她長大了,崔郎,你千萬要善待她……”
“同輩裡,她排行十六,咱們的女兒,就叫十六娘……”
按規矩,族中女子是不能同男子放在一起排行的,崔織晚是崔家正房嫡出的長女,應該叫崔大姑娘或者元娘才對。可崔一石卻明白夫人的苦心,她是對這個女兒給予了厚望,希望她將來不輸男子,能夠活得灑脫自在。
“前幾件事我已吩咐人去做了,這最後一點,也已經頗有進展。”
女兒年紀尚小,崔一石並不打算讓她知曉太多內情,他負著手,轉而道:“你之前懶怠,不肯靜下心來學東西,日後可由不得你了,開春定要好好跟著先生學賬目。”
“啊?”
崔織晚不明白爹爹怎麼突然想到這茬,只聽崔一石悠悠繼續道:“此外,還有一事,為父打算交給你去做。”
崔一石交給她的事,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
“短短叄月時間,你抽的籤竟應了兩樁。為父左思右想,特意去了一趟棲巖寺,尋到寺中住持,問他可有破解之法。”
“元德大師說,咱們家斂財太過,有損福德,長此以往難免災禍臨頭。從前年關時節,咱們只搭半月粥棚,今年乾脆連搭叄月,積福為上。”
“此事就交給你來辦罷,往年都有參照,你只需督著他們做事便可。”
“等年後,為父打算建一座善堂,收留那些孤苦無依之人。哦,對了,還有書院!光崔氏族學不夠,咱們得行善事啊,不如就為了窮苦學子們辦間書院,不收束脩。”
“還有廟裡的香火錢,燈油錢……”
崔織晚面帶微笑,聽著自家老爹越說越起勁,心裡隱隱覺得,自己似乎玩大了。
就因為她隨口謅出的一句謊,淌走的那可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啊!她不知道錢是怎麼來的,只知道錢是怎麼沒的。
還有那個什麼元德大師,為了自己寺裡的香火錢,他可真能扯啊。
其實,不光她肉疼,她爹也疼。可一想到全家人的平安,崔一石還是覺得這銀子得不遺餘力地花。
總之沒幾天,崔家要連搭叄月粥棚的訊息就傳遍了整個吳州城。
按照慣例,城中富戶在年關前後都會施粥,短則幾日,長則半月。一來能博個好名頭,二來也是為了新年的福德財運。
崔家不缺銀子,所以年年都沒短過這項。只是,崔老爺深知“過猶不及”的道理,從不過分出頭冒尖。
作為吳州首富,崔家的粥棚通常會從臘八擺到上元節,剛好半月有餘。至於此番從臘月擺至二月的闊氣之舉,還是城中數十年來首次。
她爹說得不錯,這件事並不需要她一個小丫頭操太多心,崔織晚要做的其實就是對賬。
一共叄項,米錢,面錢,還有布錢。各類單價都記得清清楚楚,只是數目有些微出入,必須要在臘月前校對完。
對於一個七八歲的小姑娘來說,看帳確實難度不小,而這也正是崔一石的用意所在。
好好學幾年賬目,他就能放心交些鋪子給女兒,讓她學著打理了。
可惜,崔老爹再精明,也猜不到自家女兒早已換了個芯子。仔細算來,真正的崔織晚其實都不止叄十歲了,這些簡單的加減乘除對她來說簡直是再枯燥乏味不過。
每日在賬房先生的監督下,崔織晚都得老老實實打一個時辰算盤,再裝模作樣地故意錯些數字。儘管如此,先生還是忍不住贊她天資頗高,崔織晚常常為此心虛臉紅。
真是千好萬好,不如老本啃得好啊。
她推了許多宴會請帖,在家裡潛心鑽研賬目。很快,日子就到了臘月初一,崔家粥棚正式張羅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