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袖乾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6頁,奮鬥在晚明,一袖乾坤,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事實上,張四維在自己飽遭彈劾的時候果斷選擇了丟車保帥。
他丟的車便是晉商。
張四維主動提議對晉商加收專門的鹽稅,並對張居正的收稅方案表示全盤支援。
至於申時行,自然沒有什麼主見,首輔和次輔都同意的事他怎麼可能反對。
內閣三人全票透過,天子便降下聖旨交付六科。
六科自然也不會捋天子的龍鬚,聖旨正式降下,晉商一片譁然。
身為晉黨魁首的張四維竟然支援這個對晉商盤剝至極的稅收方案,在晉商眼中張四維就是個叛徒!
不少給張四維送過冰敬炭敬銀子的都開始對其破口大罵,恨不得在背後戳斷這廝的脊樑骨。
如此強烈的反應似乎有些不可想像,但細細想來卻不難理解。
商賈有奶便是娘。
他們之前之所以毫不猶豫的支援張四維,只是因為張四維是晉人,可以給他們利益。
但現在張四維竟然跳反,磨刀霍霍指向父老鄉親,如此之人難道不值得唾棄嗎?
別管張四維有多麼多的難言之隱,有多麼多的苦衷,在晉商看來他就是個叛徒。
不過晉商畢竟不可能影響張四維的政治生涯,最多是名聲受損一些罷了。
在張四維主動示好後,張居正也做出了表示。
此前如疾風驟雨般彈劾張四維的奏疏終於停了。之前送至內閣的奏疏也盡數被壓下,已經送至御前的奏疏則留中不發。
這些當然就是張居正的一句話。
至於那個痛罵張四維和晉商的韓正,則受到了英雄般的禮遇。
明代士子大多數都有著一種鐵骨錚錚的情結。他們敢於直言諫上,敢於冒犯天子。凡是被天子責斥廷杖的都似英雄一般。
責斥痛罵次輔雖然不比罵天子轟動,但也絕不是常人可做出的。
這下韓正的名字在湖廣士林圈子是真的火了。
至於寧修自然也是英雄。
眾人都知道韓正之所以可以從詔獄出來,全是因為寧修前去求見了首輔張居正,由張居正出面斡旋。
若非如此,堂堂次輔怎麼可能輕易的向一些舉子低頭。
至於個中細節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不過這並不要緊,英雄就是英雄。
韓正也對寧修表示了感謝。說來他比寧修早一科,上次會試落榜,這次再來京師赴考。因為痛恨晉商晉黨所為,便痛罵了張四維和晉商。
比起救出韓正,寧修更高興的是朝廷終於對晉商動刀子了。
這是一個很好的訊號。
殊不知這些商賈個個都有群體抱團。
如晉商,徽商,蘇商,浙商,閩商
以往他們都是鐵板一塊,外面的油根本潑不進去。
如今開啟了一個口子,只要順著這個口子繼續挖下去,絕對會有大的收穫。
大明立國兩百餘年,商稅已經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
與其長痛不如短痛,早些下手早些受益。
寧修更感興趣的是接下來張居正會怎麼做,是乘勝追擊將礦稅也分階梯徵收,還是先緩上一緩。
不論是哪種寧修都是很有信心的。他已經在張居正的心裡埋下了一顆種子,這顆種子遲早會生根發芽。到了那時,大明的商稅改革將會愈發完善。
「寧賢弟,你覺得太嶽公和戚少保哪個最好相與?」
劉惟寧冷不丁的問一句寧修頗是有些驚訝。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啊。
一個是他的恩師,一個是他的未來老泰山,似乎得罪哪一方都不好。
「咳咳,太嶽公和戚少保都是很好相與的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