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袖乾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98頁,奮鬥在晚明,一袖乾坤,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此寧修是不敢苟同的。
他深知大明行政效率的低下,對職責不明的情況,相互之間扯皮踢皮球的情況更是很常見。
尤其是涉及到錢的問題。
如果是由戶部撥錢,毫無疑問會有截流的情況。
據寧修估計至少會有一半銀錢被截流貪汙。真正到寧修手頭的甚至連一半都不會有。
如果是從內帑撥,情況會好很多。
因為內帑是皇帝是私庫,文官們不會染指。
撥錢也是由太監來的。
太監雖然也貪財,但和文官不同,他們不敢絲毫違背皇帝陛下的意念。因為他們的一切都來自於皇帝的恩賜。惹惱了皇帝,下場便是被杖斃捲上草蓆子丟到亂墳崗。
所以寧修更希望這筆錢由內帑來撥。
乍一聽起來似乎很不合理,但仔細想想還是有道理的。
畢竟京師三大營的費用都是從皇帝陛下的內帑中出。獎賞將士的銀子也多是從內帑中劃。
朱家向來是公私不分的。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是朝廷撥一部分,讓地方籌措一部分。
這是寧修最不願意看到的情況。
因為如果是這樣,他還要和廣東各府縣的官員結怨。畢竟這些人會認為是寧修分了他們一杯羹。
如果不是寧修他們會貪的更多吃的更飽。而因為寧修,他們不得不拿出一部分用以整飭海防,編練水師。
而且相互之間扯皮的情況會更多,地方與朝廷扯皮,地方與地方扯皮,官員與皇帝的扯皮
想一想就讓人覺得頭疼。
第三百六十九章 寧氏軍校
送走了兩位太監,寧修總算可以稍稍鬆一口氣了。
對他來說萬曆皇帝下的這兩道聖旨無異於及時雨。
只要寧修一日在朝廷體制內混,就必須遵守規則。
雖然寧修有心創立水師,編練新軍,卻只能以練鄉兵團練的名義。
因為他的官銜只是香山縣令。越權練兵是大忌。
而有了廣東海防道按察使這個官銜。寧修就可以正大光明的訓練水師軍隊。他隱藏在烏豬山島計程車兵也都可以見光了。
甚至這些士兵都可以吃上軍餉。
萬曆朝是大明由軍戶制向募兵制轉變的關鍵時期。
自此後軍戶制名存實亡,到處都是吃軍餉的營兵。
換句話說,當兵吃餉的觀念也深入人心。
一般來說一個營兵一個月月銀是一兩五白銀。那麼一年就是十八兩。一千個兵一年光軍餉就需要一萬八。
這當然是寧修可以負擔的起的。但若是一萬人呢?五萬人呢?
隨著時間的推移,士兵的數目必定會增加。
縱使寧修能夠負擔的起這麼多士兵的軍餉,也會肉疼的吧。
所以朝廷能夠負擔這筆費用當然是再好不過了。
不過這樣一來軍隊長官對士兵的掌控力便有所降低。
為了增強掌控力,明末軍官們多採取培植家丁的做法。
少的幾十人,多的幾百人,甚至像遼鎮的祖家軍足足有九千人。
家丁們拿的軍餉是普通士兵們的幾倍,吃的穿的用的也遠比普通士兵好。故而這些家丁對軍官可謂忠心耿耿。若軍官被兵部調任,家丁也可以一併帶走。
正是因為有了家丁制度,明末才會出現武將勢大,藩鎮林立的情況。
也正是因此,普通士兵的戰鬥力越來越低。
很簡單的一個道理,不患寡而患不均。
都是爹生娘養的,憑啥你吃香的喝辣的,老子就得餓肚皮?
憑啥老子餓著肚子還得幹仗沖在最前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