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四章 老實人老實文,大學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孫淡心中暗暗後悔,後悔自己不該搶那幾個縣試的名額出這個風頭。可如果不搶這個名額,就沒辦法參加縣考,得另外想辦法找人擔保,很麻煩的。怪就怪黃洪憲這個清朝學究的文字太老辣圓熟,讀起來暮氣深重,一看就不是少年人寫的。

李先生本就是個考試專家,看過的卷子,寫過的八股比自己吃的飯還多,眼光毒辣得很,怎麼可能看不出異常來。

哎,這還是挑了一篇不打眼的,若換上名家名作,不知道會是何等局面。

但是,若承認是抄襲,只怕縣試泡湯不說,自己在李梅亭心目中真要變成一個小人。名聲一壞,還談何前途,談何出人頭地?

略微想了片刻,孫淡心中已有定計,用真誠的目光看著李梅亭,道:“先生,這篇文章的確是學生所作。不過,文章裡的格式和道理卻是王鏊先生的。學生素來景仰王先生,加上正好讀過他的一篇類似文章,正好同今日的考題一樣,就根據王閣老的大作仿寫了一篇幅。學生知錯了,還請先生責罰。”

“不然,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你會抄不會抄。”李梅亭一擺手:“能抄,會抄也是一種本事。這樣,你把那篇文章拿給我看。若真如你所說,我也不怪你。若抄得著行著跡,等著領我的扳子吧。”

孫淡聞言大汗,他萬萬沒想到李先生會說出這麼一番話來。不過,一想到這個李先生本就是一個考試機器,也可以理解了。

其實,他剛一說完話,孫淡立即明白李先生話中的意思:抄襲要不得,涉及到一個人的品德和名聲,一旦被抓住,必須手到嚴懲。但跟風卻不同,就好象有一段時間電視上連篇累牘播諜戰題材的電視連續劇,很多電視劇的題材、時代背景,還有人物設定都一樣,甚至連故事也很雷同,總不可能說那些電視劇互相抄襲吧?再說了,八股文的題目就那些,作法和格式也就那些。寫的人多了,難免撞車。

孫淡:“王閣老寫的那篇文章是我從坊間一個手抄本上看到的,不過,學生記性很好,已經背下來了。先生若想聽,學生立即背誦。”

“好,背來聽聽。”

“是。”孫淡清了清嗓子,將那篇不長的文章一字不漏地背了下來。

王螯是明朝正德元年的內閣大學士,正德四年致仕之後回家養老。是孫淡所穿越到的這個時代有名的文章大家。在孫淡手頭就有他所寫的一本《震澤集》,裡面收集了四十來篇八股文精品。

也因為是同時代人,孫淡自然不敢抄他的。不過,其中有一篇文章的名字和今天月考的考題一樣。反正八卦文就那麼回事,不過是圍繞著〈四書〉中的一個句子按照固定格式作文,看起來都差不多。

當然,王閣老的文筆要優美得多,不是黃洪憲那個老學究可比的。

這一篇文章加一起不過八百字不到,卻字字珠璣,聽著聽著,李梅亭竟將眼睛閉上了。

等到孫淡將最後一句念出,李先生猛地睜開眼睛,叫了一聲:“好!‘此古之明德於天下者,必有所先也。即是觀之,而修身之學,非天下之大本乎。’王閣老這篇文章當真是添一字則多,減一字則少。孫淡,說起來,你這篇文章仿得不錯,根據閣老的意思從另外一個方面闡述得很好。臨摹名家時文能臨摹出你這個水準,也算不錯。”

孫淡鬆了一口氣,這一關總算過去了。還好,八股文也就和後世那種政府工作報告一樣,千人一面,全是套話,很好仿照。否則,還真不好將李老夫子給糊弄過去。而且,李梅亭這個心學門徒好象也不是什麼正經儒生,聽他口中的意思,就算是抄襲,只要不被人抓,抄出水平,能夠中舉,也沒什麼大不了。

用他們的話來說,這叫“變通”。

隨口誇獎了孫淡一句,李梅亭突然道:“你這篇文章仿得實在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