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零四章 備考,大學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出自於《中庸》: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

意思是好學的人,離智者也就不遠了;無論何事都竭盡所能去做的人,離仁者也就不遠了;時時刻刻把“榮辱”二字記在心上的人,離勇者也就不遠了。知此三件事的人,便可以瞭解為何人人都需要修身的目的了。

以這一句做八股文做得最好的是明朝的陸九淵,孫淡資料庫中就有他寫的這篇。陸象山的水平自然是好的,只可惜他是南宋人,自然不可能抄他的。用同一句所作的八股文,孫淡手中倒有兩篇,是清朝時的作品,就他看來,寫得非常普通,若抄了出來,倒有損孫大才子的名頭。

因此,孫淡提起筆來抄了兩段就忍無可忍地把筆擱下了。

這樣的文字落到孫鶴年的手中,定然得不了高分。

不過還好這是第一場,一篇文章的好壞對總分的影響卻不大。

於是,他有接著考慮《有安社稷》這篇文章。

《有安社稷》出之《孟子》: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則為容悅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為悅者也。有天民者,達可行於天下而後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這一段話,孫淡手中正好有一篇合用的,乃是海瑞所做。海先生現在還是個童子,估計也沒寫這段文字,正好抄來我用。以海大人的水平,應該能過關。

於是,孫淡很高興地將海瑞的這篇文章抄了下來,在燈下看了看,心中卻是十分滿意。

至於最後一篇《天下有道》,倒沒什麼好擔心的。

天下有道出自於《論語》: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對於這片文章,孫淡更沒什麼可擔心了。自古八股考試,很多人喜歡從《論語》中找句子出題。單這句話,孫淡手頭至少有六篇相應的範文,就看他願意抄那一篇了。

在資料庫裡查了半天,孫淡終於選好一篇。

這篇文章是隆慶二年進士胡有信所作,靠這這篇錦繡文章,他順利地過了春帷,並被皇帝任命為順德知縣。

此人雖然在歷史上籍籍無名,可在當時卻是個非常出名的考試機器,一手漂亮的八股時文著稱於世,一口氣兩過三關,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這種不出名的寫的好文章正合孫淡所需,再說,人家的文章寫得還真是不錯啊。

比如開篇著一句:“聖人通論天下之勢,則順逆之變盡矣。

蓋天下之勢順與逆而已。順逆各以其類,應勢之所必趨也,孰有逃亡之者哉!

今夫天下之勢,有已然而知其所以然者,有未然而知其將然者,有不及其然而知其固然者,此皆天下之勢也,吾嘗概觀之矣!”

就寫得朗朗上口,讀得人心曠神怡。雖然其中也有玩弄文字和饒舌的嫌疑,可八股文不就是這個調調兒嗎?

笑嘻嘻地將這篇文章也抄了,在燈下翻看了幾遍,孫淡不覺感慨,今科秋闈也不知道是誰出的題目。估計,應該是嘉靖皇帝親自操刀。三個題目,分別選自己三本不同的書,而且,出的題目也不難,都是書上的名句。

看樣子,皇帝並不想認為給考生設定障礙,他也是急需人才,講究的是成功率。不想像後世的清朝那樣盡出些怪題偏題,結果讓一些莫名其妙的人中舉得了功名。

孫淡大概計算了一下,如果以每題總分一百分計算。第一篇文章他能得六十分,第二篇海瑞的文章應該能拿九十分左右,至於第三篇,拿個滿分應該不成問題。平均下來,每題得八十多分應該沒問題。這樣的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