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五十五章 第一課(三),大學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明。如今,聽孫淡這麼一說,突然意識到自己將來要面對的是一個無比險惡的世界,外面的世界可沒有學堂裡這麼單純。
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豎起了耳朵。
陳洪站起身來,本想走出去。可想了想,覺得這堂課對自己的將來大好處,想了想就坐下來。
他只聽孫淡說了一句,就再也捨不得離開。
孫淡的第一句話是:“因為受到書本上聖人之言的潛移默化,大家在待人接物中更願意談人情,而忌諱談功利。可人總歸有一絲私心,若捫心而問,很多人都不免在暗地裡苦惱。
可是,人的交往是多層次的,粗略地可以分為兩個基本層次:一層是以情感定向的人際交往,比如親情、友情、愛情;另一層是以功利定向的人際交往,也就是為某種功利目的進行的人際交往。
現實中這兩種情況又多是交織一起的。
有時候,即使是功利目的的交往,也會使人彼此產生某種評價,某種感受,引發感情上的反應;有時候,雖是情感上的交往,也會帶來彼此利益上的互相幫助和支援。
人際交往的最基本動機,就在於希望能從交往物件那裡獲得自己需要的滿足。在人的需要中除了精神需要,還有物質需要。人是有功利得失概念的,誰都多少會想到功利。交往中可以單純地講人情,但是,也不可因對方的功利目的而把別人想得太壞,甚至切斷與對方的聯絡。
應該既重感情也講實惠,從各個不同層次上保持與周圍的人的關係,不能只用理想主義的純情感定向的方式去交往。”
孫淡這樣的言論在古代可以說是離經叛道了,眾人聽得都是心中一陣劇震,腦袋裡“嗡!”的一聲,幾乎沒辦法思考。
其實,這種實用型的人際關係學乃是後世大工業時代的產物。工業時代的出現撕開了蒙在人與人之間溫情脈脈的面紗,把一切都變得簡單而且直接,使之更符合工業社會的管理需要。簡單、直接、甚至粗暴,這也是管理學者卡耐基的人際關係學說的基本點。
陳洪只覺得口中一陣發乾,眼前全是五彩斑點在飛舞,口中喃喃道:“妖言,妖言……”可看看旁邊的呂芳,一雙眼睛卻亮得怕人。
包括全班同學,所有人眼睛都綠了亮了,像一群發現了新大陸的狼。
孫淡見將眾人震住,心中非常滿意,繼續道:“或許你們在想,我這套理論乃是實用主義,有兵家學說的嫌疑。實際上,這個理論的基石說到底卻是聖人的那一套。比如,我這個理論中的人際交往就有四個原則,分別是:主動原則、真誠原則、距離原則和自立原則。每一條每一款都符合聖人大道。”
一直表情木訥的呂芳突然站起身來,問道:“主動原則和真誠原則我們能理解,知行合一,上應天道,這些都是寫在書上的。可距離原則和自立原則不是與真誠原則相沖突嗎?”
陳洪正想得入神,被呂芳打斷思緒,有些惱怒,正要轉頭怒視呂芳。可人家的疑惑也是陳洪的疑問,他動了動嘴唇,卻沒發出半點聲音。
孫淡朝呂芳笑了笑,“不矛盾,不衝突。就拿距離原則來說吧,本班級有三十多人,每個人應該都有自己的好朋友。不少人認為,好朋友就應該形影不離,成天黏糊在一起。可你們有沒有感覺到,如果大家成天呆在一起,是不是有時候覺得很不舒服,感覺自己一舉一動被人看到了。如此一來,生怕做錯了事說錯了話。也只有獨處一室的時候,才會松一口大氣。”
教室裡騷動起來,三十多個人議論起來。
呂芳一呆,良久才道:“先生說得是這個道理,呂芳以前也有這個感覺。”
陳洪冷笑一聲:“你感覺個屁,就你現在這鳥樣,有朋友嗎?”
呂芳也不生氣,像孫淡作了一揖,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