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一章 後宮,大學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生存下去,沒點智謀,死都不知道什麼死。張妃你不過是草包一個,還有你所極力籠絡的那個黃錦,也是一個大笨蛋。
哪比得上我,我陳後手上可有一個天下聞名的大才子,跟我鬥,你還嫩了些。
陳後還是不肯放過張妃,難得地笑了笑,裝著求情的樣子對皇帝說:“陛下也不要責怪張妃,她請這個戲班子進宮來,卻有另外一層意思。”
皇帝:“什麼意思?”
陳後:“張妃知道陛下喜歡孫靜遠的文章詩詞,剛才戲班子唱的這出戏的戲文就是孫靜遠寫的。”
皇帝大為意外:“原來是孫淡寫的詞,哎,朕就說怎麼聽著這麼耳熟。”他面上露出一絲笑容,擺頭苦笑:“這個孫淡,詩詞戲曲道德文章話本評書樣樣來得,可就是為人狂放了些,睚眥必報,有時候還真弄得朕有些惱火啊!處置孫鶴年的時候,他居然協助孫鶴年畏罪自殺,真真是無比的可惡。可朕有能拿他們怎麼樣?畢竟,孫淡是孫鶴年的晚輩。忠孝二字他都佔著了道理,朕若真處置了他,豈不要遭受士大夫們的非議?”
陳後嘴角不為人察覺地歪了歪:“陛下說的可是孫淡和黃錦之間的事。”
“還能是什麼?”皇帝嘆息一聲:“這二人都是朕的從龍之臣,朕也是心軟,念著他們從前的功勞和情分。若換成其他君王,早就把這兩個不聽招呼的傢伙給收拾了。朕也是命苦,這二人一個是朕最好使的管事,一個是朕的智囊,卻怎麼就不肯和睦相處呢?”
陳後故意道:“陛下說得是,這二人都是有大才的人,若能和睦共處,對陛下,對國家也是一件幸事。”
皇帝眼睛一亮:“皇后你可有法子。”
陳後見皇帝被自己繞了進去,道:“其實,這世上所有的矛盾都是因為缺乏瞭解和溝通,孫靜遠和黃錦一個在宮中,一個在宮外,一個月中也見不了幾面,一個疙瘩解不開,誤會也就越來越深。”
皇帝以手扶額:“皇后說得有道理,這二人平日裡是缺乏交流,要想解開他們心中的疙瘩,是得讓他們找幾個機會坐在一起好好談談。朕得想個法子讓他們成天呆在一起。”
“不過……孫淡是外臣,進不了宮的。”皇帝有些苦惱。
陳皇后微微一笑:“陛下,臣妾倒有個法子。”
皇帝眼睛更亮:“講。”
陳後:“按照朝廷的規矩,外臣還是可以進宮來的。陛下以前不是說要給孫淡一個出身嗎,何不任命他做內書堂的學長,讓他進宮來教宦官們讀書。如此一來,孫淡就可以同黃錦天天照面,見得多了,二人之間的芥蒂自然消弭於無形。”
嘉靖擊節叫好:“妙,這法子好,民間有句俗話叫日久生情,這孫淡和黃錦見天照面,在朕的眼皮子下,估計也會不會亂來。朕剛親政,很多政務也需要有人協助,孫淡有大才,正合用。”
所謂內書堂其實就是太監學校,明制,宦官不得干政,也不許讀書識字,選用的太監基本上都是文盲。可成祖靖難登基之後重用宦官,宦官的權利不斷增大,擔任了很多職務,不少職務文盲是沒辦法勝任的。所以,在宣德年間,宮中就設了內書堂,用來讓太監讀書識字,以便在將來擔任一定的領導職務。
見皇帝點頭,陳後眼睛裡有精光一閃而逝。心道:“孫淡能進宮來,固然能為天子出謀劃策,其實又何嘗不能做本宮的智囊。有此高人在手,你張妃還憑什麼跟我鬥?”
陳後已經知道自己本家有一個叫陳榕的人有秀才功名,也參加了今科的順天府鄉試。得到這個訊息之後,她心中大為歡喜。如今,宮中后妃之間的爭鬥已經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其殘酷之處更勝於朝中的政爭。朝政之爭,失敗者大不了被罷官奪職,未來未必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可宮中的鬥爭一旦失敗,就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