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六-七章 搞什麼鬼,大學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百一十六-七章 搞什麼鬼

考卷雖然已經發了下去,士子們也都開始答卷了。但孫鶴年還是感覺到一絲不安,回到貢院大堂之後,他就坐在椅子上,隨手抓起一本書想看上幾頁平定下騷動不安的心緒。

或許是剛才孫淡那一席不留情面的話揭破了孫鶴年心中的那一份潛意識,孫鶴年下來一想,自己勸說孫家子弟不參加今科順天府的秋闈,看起來好象是剛直不阿,心懷坦蕩。其實,其中未必沒有一絲沽名釣譽的想法。

他還想過,一旦士林中人知道自己做出這麼重大犧牲之後,不知道要把自己讚揚成什麼樣子。可以想象,他孫鶴年的聲譽將上一個新的臺階。

可是,孫淡這麼一說,孫鶴年突然想,為了自己那一點清譽,就讓孫家做出這麼大的犧牲,是不是有些自私?

孫桂和孫浩且不去說,以這二人的才情,是斷斷中不了舉人的。可是……以嶽兒的能力,要想中個舉人,應該沒什麼問題吧?

在知道自己不能參加秋闈的時候,他應該很傷心吧。

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是個不合格的父親,我也是太自私了些啊!

孫鶴年突然有些頹廢起來:我這是在幹什麼,難道就為了當這次恩科的宗師,就為了這麼一點可憐的名譽。早知如此,當初就應該辭了這個副主考的。

一想到這裡,孫鶴年忙將目光落到書上,卻發現這是一本唐人所著的〈搜神記〉。子不語怪力亂神,這樣閒書他平時多看一眼都覺得髒了眼睛,如今心神恍惚,更是讀不進去,就嘆息一聲,將書扔到桌子上,問:“有沒有〈四書〉〈五經〉,要朱子注的版本。”

聽到孫鶴年的話,一直坐在大堂正中養氣的主考喬宇笑道:“那書可不能帶進考場來。”

孫鶴年這才醒悟過來,國家有規定,任何與考試相關的書籍都不能帶進考場,即便是主考官也不行。而朱子注的〈四書〉乃是考生必讀科目,自然在嚴厲禁止之例。

他苦笑一聲:“我倒忘記了。”

喬宇道:“一入貢院,一開考,三場下來就是九日九夜不能出去,不帶幾本書進來,這時日卻不好打發。這書是我帶進來的,若鶴年不喜歡這本〈搜神記〉,我這裡還有一本〈白樂天集〉和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可讀。”

“那好,閒來無事正好讀史,就重新讀讀司馬公的〈資治通鑑〉吧。”

吩咐人拿了一卷〈資治通鑑〉過來,孫鶴年隨意一翻,正好翻到有關於唐太宗開科舉取士那部分,又想起成化三十年唐寅的“會試洩題案”,心中突然一陣煩亂。

是年京城會試主考官是程敏政和李東陽。兩人都是飽學之士,試題出得十分冷僻,使很多應試者答不上來。

其中惟有一張試卷,不僅答題貼切,且文辭優雅,讓程敏政高興得脫口而出:“這兩張卷子定是唐寅的,果然了得。”這句話被在場人聽見並傳了出來。

唐寅到京城後多次拜訪過程敏政,特別在他被欽定為主考官之後唐寅還請他為自己的一本詩集作序。這已在別人心中產生懷疑。

這次又聽程敏政在考場這樣說,就給平時忌恨他的人抓到了把柄。一幫人紛紛上奏皇帝,均稱程敏政受賄洩題,若不嚴加追查,將有失天下讀書人之心。

孝宗皇帝信以為真,十分惱怒,立即下旨不準程敏政閱卷,凡由程敏政閱過的卷子均由李東陽複閱,將程敏政和唐寅押入大理寺獄,派專人審理。

事後,因為沒有證據,只能皇帝只能將程敏時流放,並革除了唐伯虎的功名了事。

以孫鶴年看來,這事本就是捕風捉影,查無實證的。事後,本該還考官和唐伯虎一個清白的。可惜,科場上的的事情,不管有沒有證據,若有事,所有人都逃不了干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