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八十六章 落幕(上),大學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認為,這事得招叢集臣好好議一議。楊首輔,楊……”這份遺詔是孫淡和畢雲帶過來,且不論真偽,若真依了他們,興王登基已經板上釘釘的事情。

可是,如此一來,毛紀多年的佈置豈不打了水漂。

若能將這事鬧大,鬧到朝堂上去,讓一眾文武百官議論,青州那邊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楊廷和沒有回答,只將頭轉到窗外,看著外面的火光出神,眼睛裡全是淚花。

楊廷和不管事卻正中了毛紀下懷,他提高聲氣:“楊相、蔣相,郭大人,既然你們不反對,這份遺詔暫且封存,現在離早朝也沒多少時間了。乾脆敲景陽鍾,招叢集臣商議,然後宣佈皇帝大行的訊息。”說著話,就要去抓那份聖旨。

“啪!”一聲,一隻手拍在聖旨上。毛紀心頭一驚,抬頭看去,卻是孫淡。

孫淡靜靜地看著毛紀:“毛相,孫淡想問一句,這份聖旨的火漆封印對不對,大行皇帝的筆跡對不對,玉璽印記對不對。若毛相還有疑問,可去文淵閣查驗此詔的留檔。若一切都對,毛相拒不接詔,是不是有抗旨的嫌疑?”

孫淡說得雖然輕描淡寫,可語氣卻十分堅定,不容辯駁。

毛紀一時語塞。

所謂聖旨,有許多歸制。皇帝興致來了,隨口下的命令,稱之為口諭,也沒什麼特殊規定,平時也就讓太監或者隨便哪個官員找當事人一傳了事;事關軍國大事和人事變遷等大事的,都需要用特製的明黃錦緞,再用工整的楷書書寫,並蓋上玉璽,以示鄭重。這才是正經的聖旨。

這類書面聖旨一般分為兩種:明發上諭和特發上諭。

明發上諭一般都先交給內閣,然後由內閣轉發給相關部門和相關人等,並以邸報的形式傳示全國。特發上諭則不經過內閣,直接交送指定人員。

孫淡所帶來的這份遺詔正是明發上諭,這種聖旨有嚴格的歸制。聖旨用璽的時候需要尚寶局留底記錄,文淵閣還要抄一個副本存檔。一切都有根有底,有法可依,有據可查,最是嚴格不過。

而且,這份聖旨明明白白是正德的親筆手書不假。

毛紀卻說這份正德遺招存疑,分明就是無理取鬧。身為內閣次輔,卻不依法依規矩接旨,說出去,也未免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被孫淡這麼一說,毛紀自知理虧,半天才回過神來。

他一張臉漲的通紅,惱羞成怒地一拍桌子,厲聲道:“孫淡,你一介布衣也敢在內閣胡鬧,仗的是誰的勢,來人,給我轟出去!”

孫淡也不退讓:“孫淡仗的是天理國法的勢。”

屋中幾人心中都暗自喝彩:孫淡此人雖然身份卑微,卻有一口讀書人的浩然之氣,危難之際有凜凜風骨,不愧為士林年輕一輩的代表人物。從這一點上來說,大行皇帝還真有識人之明。

外面的火光更大,整個西苑都鬧騰起來,到處都是叫喊聲到處都是號哭的聲音,影影綽綽中,一群又一群太監提著水桶,推著水車大聲救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