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九章 國子監,大時代的前夜,大學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都安頓好,天氣已經徹底冷下來,所有人都換上了厚實的冬裝。北京城是明朝首都,也是當世第一大都市,城中有將近四十萬人,郊區也有五十多萬百姓。這是孫淡來明朝後所見過的最大一座城,即便是一個現代人,也對北京城的規模大為驚歎。更別說枝娘這種從小地方來的女孩子了,她笑著對孫淡說自己這輩子就沒見過這麼大的城市,也沒想到一座城市能裝進去這麼多人。

在城中休息了一天之後,等恢復了力氣,孫淡這才朝國子監走去。

說起來,能進國子監的也不是平凡人物,至少,國子監的監生每月都有四兩銀子的學費可拿,相比起每月六斗的廩要優厚得多。因此,能進這裡讀書的除了非常優秀的生員,就是勳貴子弟。

因此,從國子監監生的穿著打扮上可以知道,這裡的學員家境差距很大。一般來說,那種穿著華麗,一臉傲氣的肯定是朝中貴人的子弟。而那些寒酸到極點,身上卻是補丁的就是從地方上選送過來的監生。

像孫淡這種沒多少錢又沒什麼背景,日子還算過得下去的普通人倒是不多。國子監中總共有四百多監生,在明朝也是一間規模很大的學堂。奇怪的是,管理人員卻不多,總共也不過有祭酒一人、司業二人、監丞一人、主薄一人,所有管理人員加一起,一隻手就能數過來。

孫淡的第一任授業恩師李梅亭現任國子監監丞,掌管學堂的風氣教化,是個從六品的官員,在國子監排名第四,是一個類似於後世教務處長的角色。

李梅亭的辦地點位於彝倫堂旁邊的西廂房,孫淡進國子監第一件事就是去那裡拜見恩師。

二人許久沒有見面,這次相遇自然是大為驚喜。

李梅亭也知道孫淡不肯拜楊慎為師改換門庭一事,心中非常感動。但見了孫淡的面還是板著臉訓斥了這個得意門生一頓:“你呀你呀,真不知道如何說你。能入楊門,一旦你中舉,就算是登上龍門了,糊塗成你這樣的人還真是少見。”

孫淡自然不肯說這是因為他知道楊家將來會受到嘉靖皇帝的殘酷打擊,自己若真進了楊門,將來免不了要受到牽連。只笑了笑,也不解釋。

罵了孫淡幾句,李梅亭又道:“你家境貧寒,能進國子監,每月有四兩銀子學費可拿,也算是一個好生計。不過,你已經中了秀才,你的試卷我已經找來看過,時文做得越發老辣,將來鄉試自然不在話下。不過,秋闈的時候除了寫八股文章,還得考策問和公文寫作。其中,尤其是公文寫作,許多士子以前因為沒見過,一入考場就懵了。”

孫淡:“卻是這個道理,學生這次進國子監,正想當面向恩師請教。老師以前在陝西做過一任學政,應該知道公文格式。”

“這個卻也簡單。”李梅亭聽學生問起這事,來了精神,說:“就我朝的公文體制,大體上分為旨、誥、札、敕、牒、諮、狀幾種,再細分下去,各部各院的行文也自有其歸置。說太多了,一時半刻你也記不了那麼多。”

“正是,學生正要辦理入學手續,以便當面聆聽先生教誨。”

“厄,你還沒半手續啊,我這就給你登記。”李梅亭一邊拿出花名冊將孫淡的名字填上去,一邊說:“不過,就算你現在上了花榜,也沒辦法讀書。”

孫淡:“卻不知道是為什麼?”

李梅亭停下了筆,嘆息一聲:“還不是為前幾天白虹貫日一事。”

孫淡忙問他究竟是怎麼回事,問了半天才知道。原來上個月二十九日那天,天空突然放晴,皇宮的天上突然出現一道彩,正好貫穿天上那一輪紅日。

這樣異常的天象震動朝野,一時間北京城人心惶惶。按照規矩,遇到這種異像,國子監的全體師生都要穿了素服去禮部和太常寺救護。國子監本是清閒衙門,平時也沒什麼事,屬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