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九章 織造局,ci,變化中的生活,大學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了安置這幾千臺織機,孫淡特拿出一些銀子在城東買一片地當做房山織造局的廠房。接下來,就該除錯機器,培訓工人了。

不過,在開工之前。孫淡還有一件事要做。為此,他將全房山縣的鄉紳都召集到縣衙門裡,建議他們都拿出些銀子出來入股織造局,大家來一個利益均粘。

如果手頭的現銀不夠,可以將土地抵押給史萬全,讓史萬全種桑樹。等貸款期滿,連本帶利歸還晉商之後,史萬全再將土地歸還。

孫淡是這麼想的,自己怎麼說也是房山的父母官,若不給地方豪紳們一點好處,將來推行稅改的時候只怕要遇到偌大阻力。而且,如今房山雖然有一半土地清丈出來,可另一半土地大多是地主們自有的祖產,那些人若不改農為桑,孫淡也沒任何辦法。再說,孫淡經濟能力有限,要想維持這幾千臺織機只怕經濟勢力又不夠。

當然,如果讓晉商參股也不是不可以。不過,晉商畢竟是外來人,若將好處都佔盡了,不但會引起民怨,將來晉商勢力膨脹了,也不好控制。

雖然史萬全拿出的大量現銀讓豪紳們眼睛發花,也口水直流。可畢竟是種慣了糧食的,加上前一段時間在孫淡的指使下,附庸到他們身上的農民和土地大量流失,這些地主們對孫淡也是滿腹怨氣,見孫淡說起這事,所有人表面上唯唯諾諾,可卻沒一個人願意入股。

孫淡也不在意,資本逐利的本性會引導他們的,只要看到確實的好處,這些傢伙肯定會上鉤的。

這邊還在調教織機,那邊,孫佳已經從河北各地收購了大量的生絲回房山。

河北也有人養蠶,民間還存有不少生絲。可因為不是生絲的主要產地,百姓抽取了蠶絲之後,大多存在家中,等江南商人前來收購。也因為如此,量也不大,無法滿足房山織造局所需。

可用來說服豪紳們也可以了。

一個多月時間,廠房很快建設完畢,佔地三百來畝,都是黃泥土坯房,廠房一排列整齊,如棋盤格子一樣,每個格子之間還開完了排水渠。這三百畝的面積在古代規模很大,雖然廠房都很簡陋,可遠遠望去,卻黑壓壓好大一片宅子,如同平地裡起了一座新城。

特別是織機都開動的時候,轟隆的噪音徹夜響個不停,震得大半個房山縣城的居民都失眠了。

這個時代的房山人或許還不知道一個工業基地,即便是最簡陋的手工業作坊式的工業基地對他們意味著什麼。可就在廠房奠基的那一刻起,周遭的生活卻發生不以人意志為轉移的變化。

首先,修建新廠房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正值農閒,孫淡一口氣僱傭了上千青壯建築工,沒日沒夜地幹。號子聲,打夯聲,竟夜不息。因為要上夜班,需要大量火把,城中買桐油的老闆數錢數到手抽筋。其次,這麼多人要吃要喝,得了工錢之後要進城消費,只幾天工夫,城中新開張了十幾家雜貨店和小飯館。

而臨近年關,工人們也需要購買年貨,幹雜店裡的貨物也賣到斷貨。

就連賣饅頭的那家鋪子,每天早上都要排隊,去遲了,還吃不到一熱饅頭。

生意是如此地景氣,這年頭,只要你想賺前,只需到街上擺一個攤,就能賺得滿身掛滿錢串子。

房山百姓看到了實在的好處,都恨不得孫淡的廠房能夠永遠這麼修下去,永遠不要完成。

等孫淡的廠房建好,那些剛開張的店鋪都心中鬱悶,只恨自己動手太遲,沒趕到好時候。

事實證明他們的擔心純粹多餘,廠房是建好了,建築工人也都回家貓冬去了,可從江南請來的織機師傅卻來了,一共六百人。這六百人在江南地區根本就不算什麼,每月也不過六七錢薪水,可到了北方,卻是個頂個的技術骨幹,孫淡也很大方,給他們開出了二兩銀子的月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