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八十五章 夜談,大學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道:“當年,太皇太后去世的時候,按照規矩大臣們要去祭拜,當天皇宮的廣場上因為下雨積水,皇帝看了不忍心,下旨要求大臣們可以免跪.但是這個舉動遭到的卻是大臣的攻擊.狀元舒芬向皇帝上書痛責皇帝此舉不孝。”他長嘆一聲:“陛下心軟,好心辦了壞事,卻做了被人攻擊的理由。有這樣的皇帝,是臣子們的福氣。人心不是鐵石 ,誰能無情,大家口中雖然不說,心中卻感念先帝的寬厚和恩德。可是,先帝還是不明白啊……大臣……天下人需要的是一個君王,而不是……”
孫淡依稀明白楊廷和想說什麼,道:“到了今上,則是另外一個極端。”
其實,做臣子的在背後議論兩代帝王,已經有些大不敬的味道。可這裡是明朝,沒文字獄,沒有言論管制。你甚至可以當著皇帝的面破口大罵,而獲取極大名聲。
這裡是明朝,皇帝的權威已經被極大限制,沒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那一套規矩。
“所以,不便不依,執重而行才是天下至理。做官如此,做皇帝也是如此。”楊廷和說完這一切,又問孫淡:“孫淡,大半夜過來,有何要事?”
剛才楊廷和跟孫淡雲裡來霧裡去說了半天,其實就圍繞著君權和相權這兩個詞上打轉,孫淡自然明白他在說什麼。如今,老楊也到時候退下去了。可他遍天下的門生故吏,卻是經營多年,已經糾結成一個綜合的利益團體。若不事先處理好,將來是要出亂子的。
在楊廷和看來,孫淡是鐵定將要入閣的,很有可能還是內閣中的話事人之一。他孫淡的態度直接關係到未來政治走向。
孫淡卻不拿出皇帝的遺詔,卻道:“張璁回京城了。”
“這個小人。”在旁邊的一身酒氣的楊慎咬牙切齒。
楊廷和卻不說話,只抬頭看著孫淡,眼神凌厲起來。
孫淡繼續道:“現在他已經準備了一份奏摺,準備重提大禮議一事?”
“他敢!”楊慎冷笑:“正德十六年的時候,張璁、霍韜這兩個小人連連上書,要給興獻王皇帝稱號,不外乎是為謀取個人的功名利祿。結果如何,朝中自有正氣在,自然容不得這等小人猖狂。”
孫淡搖頭:“此一時,彼一時,陛下畢竟已經在位兩年了。”
楊廷和沉默下去,如今,皇帝權威日重,如果再開大禮議,只怕卻是另外一種結局。
他半天才道:“不偏不依之為中,為臣如此,為君更應如此。今上行事操切,卻與武宗大不同。楊廷和已經老了,是到了歸隱田園的時候。”
楊慎大急:“父親您龍馬精神,如今正是國家用人之機,怎可輕言退隱?”
楊廷和:“你不知道,你不知道啊!”
他有將目光落到孫淡身上:“人總有老的一天,該下去的時候就得下去,如此也有個體面的收場。可你身在旋渦中,想走卻不那麼容易。未來這個朝局,還得靠你們年輕的一代人啊。”
藉著燭光,孫淡看到楊廷和臉上滿是疲憊的皺紋。他心中突然有些同情起這個老人來,其實,老楊早就累了。可他獨立支撐著這個龐大的文官集團,就算想灑脫脫身,這個政局也不會放過他。畢竟,這個由讀書人和官僚組成的既得利益集團太龐大了。這種力量若控制不好,必將是一場大亂。需要一個有心智,有能力,有擔待的人在前面支撐。
而限制不受控制的皇權,乃是這個領頭人不可推卸的責任。
“楊相,孫淡一定會說服張驄的……國家不能亂,朝廷不能亂。”話說到這一步,孫淡算所以同楊廷和完成了交易
“如此就好,如此就好。”楊廷和長長地舒了一口氣,連楊慎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那麼,說說你究竟為什麼來這裡吧?”楊廷和淡淡問:“是不是為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