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七十五章 分歧,大學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答應,聲音大起來:“這些貪腐的官員已經觸犯了國法,自然有大明律制他們。難道首輔大人還有其他意見?”

“哎。”楊廷和又嘆息一聲,耐心地說:“應寧,治國可不是治軍,一味用雷霆手段可不成啊!”

楊一清怒道:“首輔說什麼,難道還放過這些貪官汙吏不成?”

楊首輔伸手朝下面壓了壓,示意楊一清冷靜,卻說起其他的話來:“我朝官員的俸祿啊……自古百官俸祿之薄,未有如此者。像你我這樣的閣臣,一個月也只八十七石吧。”

楊一清不明白首輔為什麼會說起這些,心中奇怪,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的確是比較微薄,大人請說。”

楊廷和接著道:“八十七石乃是實物,可官員們維持一家生計,處處都要用銀子,全發白米可不成。家中奴僕的月份,手下官吏的薪俸,哪一樣哪一種不是一筆浩大開支。可我大明朝四海昇平,國家富庶。這物價嘛,就低得不成樣子。等領到祿米,換成現銀,中間卻要損失一大筆。實際上,我朝官員都窮得緊啊。若不給官員們吃飽,他們如何給國家出力?”

吞了一口唾沫,楊廷和的喉結艱難的滾動著:“像王恕這件案子吧,牽涉進這麼多官員。其實,很多官員的日子過得本就清苦,每年的冰敬和炭火佔其收入的絕大部分。這也是官場中約定俗成的規矩,只要不徇私枉法,朝廷也是睜一眼閉一眼。若將這條路也關閉了,這朝廷也維持不下去。這件案子中不少涉案官員,其實還算清廉,為政也頗有建樹。若不分青紅皂白,一網打盡,未免鹵莽。”

楊一清大怒,騰一聲站起來:“首輔的意思是放過他們,我們科舉入仕,乃是為君為國為民效力,可不是為升官發財來的。首輔此話,楊一清不敢苟同。”

楊廷和苦笑:“一網打盡……哎,應寧,你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我是老了,不成了,也幹不了多久。實際上,我們內閣的三個老人也都累了,是時候下來了。陛下已命翟鑾以禮部左侍郎入內閣做事,未來還有提拔幾個新人。我是要走的人了,這個家當還得全盤交給你啊。應寧你想過沒有,河工案一下子抓了一百多官員,再深究下去,也不知道要牽連多少。如此一來,六部為之一空,朝廷還如何運轉?我們老家有一句老話,一個好漢三個幫。還有句是,宰相肚裡能撐船。有的事情,不能太認真的。”

不管是截留賦稅,還是收受地方官員的孝敬,都是官場一個約定俗成的規矩,一百多年來,大家都是這麼過去的。如今,楊一清卻要打破這個陳規,他還如何做這個首輔。楊廷和又如何能將這個膽子放心地交到他手裡?

楊首輔只覺得心中一陣無力:“應寧,你把百官都得罪遍了,將來朝廷有事,誰還肯出力。我們做閣員的說到底子不過是一個裱糊匠,哪裡有漏洞,就補哪裡,又何必要分個黑白善惡呢?”

“謬論!”楊一清一聲冷笑。

“應寧。”楊廷和還在苦苦相勸。

“這是謬論!”楊一清氣得嗓子發乾,也顧不得那許多,端起剛才張璁喝過的那杯茶,只喝了一口,就噗嗤一聲吐了出去。怒叫道:“來人,這什麼茶,都臭了,換一杯過來!”

“是。”一個小吏慌忙端了一杯茶送過來。

楊廷和一揮手,道:“我和楊相有話要說,任何人都不許進來。”

等那個小吏出去,楊一清喝了一口茶水,繼續道:“首輔,人心不足蛇吞象。聖人雖然說過,人之處,性本善。可這俗世中的人,又有哪一個沒有私心,若放任不管,楊一清不認為那些貪墨的官員會良心發現。太祖時曾用嚴刑峻法懲處貪官,效果就不錯。《醒貪簡要錄》上,太祖就說過,為官者既受朝廷重祿,尚無饜足,不肯為民造福,專一貪贓壞法,亡家果可怨乎?而今,我等若不出發犯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